第105章 【第六世】(2 / 2)

求外,是求众生,求天地,自然有因果加身。

修内,自然是修心,修得灵台清净,修得自身心神与性命圆润无暇,迈入金丹铸灵之境,对否?”

“对……”郑修士略有所悟。

“如今……”吴主事瞭望远方,“老夫伤势已好,便准备修心筑基,修内,不再求外。

否则,以老夫这般高龄,若是再有杂事缠身,怕是无缘筑基了。”

“谁说的?”郑修士听到这话,倒是讨好般的捧手说道:“主事正值壮年,怎么能说年老体弱?

这分明是长寿无疆,道行深远!”

“深远?”吴主事看到郑修士这般狗腿子的模样,一时摇了摇头,觉得郑修士没救了。

因为本来好好的在论道,又在抒发感情,但郑修士忽然来了这么世俗的一手,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特别是今后还要将斩妖司交给郑修士。

吴主事更是不放心。

只是。

当吴主事想到自己都准备游历了,都准备什么都不管了。

那还想这个干什么?

想这么多,不就是一直在‘向外’求,再给自己的修心路上找麻烦?

吴主事想到这里,便笑着向郑修士道:“本想责骂你几句,但最后一想,罢了罢了。”

他说着,遥遥望向南海,

“前人有前人的因,后人有后人的果。

若是牵扯那么多,又何谈修内修外?

此行一别,你我有缘再相见。”

言落。

吴主事看似是潇洒的飞走遁去了,但也带着很多心事离开了。

郑修士见此一幕,见他真的走远了,倒是摇头晃脑道:“吴主事的心事重重啊!

且他所言的求内求外,我也不赞同。

因为我辈修行中人,本就要历练七情六欲,红尘起落。

若是什么都不磨炼,什么都不想沾,又何谈修心与修行?”

说着,郑修士是很开心的。

总感觉心头上的一座大山走了。

那么,今后斩妖司就是他郑修士说的算!

而在今日此刻。

郑修士阿谀奉承百余年,经历各种求外的红尘起落后,终于坐上了斩妖司主事的一把手位置。

顿时心情畅快,略有感悟。

四周的灵气略微汇聚,使得他的道行涨了大半年。

也惹得远处的斩妖司众人望来,并纷纷上前道喜。

“恭喜恭喜……”

“恭贺郑……主事!”

“主事大人!今日高升!”

众人先后拍着马屁,脸上全是笑容。

“嗯。”郑修士倒是脸色平淡,拿出了主事大人该有的威严,

“今后大齐一十九城的万万百姓安危,真就是在本大人一人肩上担着了。”

郑修士说着,也开始拿出提拔之类的画饼言论道:

“以后,也有劳诸位帮衬,分分这担子了。”

“郑大人言重了!”

“我等誓死效忠郑主事!”

“郑主事,您是知道我对您的忠心,犹如这南海之水,滔滔而又不绝……”

听到郑修士有提拔与分担子的意思,一众人都在拍马屁。

郑修士见到众人这般恭敬与讨好以后,也是心里更喜。

但之后,郑修士准备找人商量正事的时候,又看了看众人讨好的笑容,还有奉承的话语,却发现如今的斩妖司内,好像无一人可以和他聊正题了。

如今这些手下,都像是曾经的自己,只知溜须拍马。

郑修士懂他们,也懂自己,知道这些人是八竿子打不出来一个屁。

因为都怕事后担责。

最后很大可能还是各种决策的压力给到自己。

又在大齐稽查府的监察下,自己身为一把手,不好躲责任的。

觉察到这一幕后。

郑修士又怀念般的遥望吴主事离去的方向,

‘心事重重,心事重重,吴主事,一十九城的担子,果真好重啊……

这外,果然不好修,难怪您要说修内。

如今,下官是懂了。

但……本大人……倒不想随你离去……’

……

半日后,齐城。

侯爷府中的正厅。

祁岩看了看手中的信件,又看了看旁边坐着的张世子,最后看了看前方送信的宫女,

“这么说,吴主事还真把斩妖司交给郑慎知了?”

“是,侯爷!”宫女欠身回道:“皇后娘娘说,今一大早,六部几位尚书就和丞相与吴主事议过,是一同选了郑慎知。

如今这个时辰,应该是交差了。”

“哼。”祁岩手掌微动,将信件粉碎,“若是选了郑慎知那种人,那今后的斩妖除魔司,还真成了阿谀奉承司。”

“呜……”宫女听后想笑,因为她知道郑修士是什么样的人,也觉得侯爷说的很形象。

但念到这里是侯爷府,她还是忍住了笑意。

不过。

张世子却哈哈的大笑出来,觉得祁侯爷说的太好玩了。

因为他曾经亲眼见过郑修士在敖叔叔面前‘前倨而后恭的秒变过脸’。

“哈!祁侯,那郑慎知就这么不堪吗?”

张世子想起此事后,心里有对敖叔叔的怀念,于是在那美好的记忆中,倒是为郑修士说了两句好话,

“我之前在东城见过他一面,我觉得此人还……可以?

起码为了百姓的事,是上心了。”

“他?可以?”祁岩摇摇头,“是可以,是位好官,只是,他做事是可以,但却优柔寡断,并无主见。”

“无主见?”张世子念到了一遍,忽然问道:“六部与丞相走了一手好棋,把斩妖司抓到了手里。

我之前听我父亲说过,吴主事之前还在的时候,斩妖司可谓是独行独立,从不理会六部。

但如今或许会听……”

“如今又怎样?”祁岩直接打断,并看了一眼装成聋子与呆傻模样的宫女,

“今后的斩妖司,依旧是大齐的斩妖司,要听我姑父(齐帝)与姑姑(皇后)的号令。”

“是……”张世子也知道自己一时呈小聪明,说错话了。

但宫女此刻傻乎乎的,像是什么都没听到。

祁岩也没有为难她,直接让她走了。

因为她是自己姑姑身边的亲信,知道什么能讲,什么能听。

也待宫女离开。

祁岩是看了看东城的方向,随后望向了正在思索的张世子,

“忽然想你敖叔叔了,走吧,去山野小院里喊上祁雷,一同去河神镇转转。”

“好!”张世子应声,忽然也更想念那位说话不紧不慢的敖叔叔。

听祁雷说,他老师(陈贯)在他旁边时,都会给他一种安心的感觉。

如今,张世子一想起敖叔叔,也忽然想起了大劫那日,敖叔叔是给整个东城带来了安全。

包括如今的朝廷,在每年的祭天仪式中。

陈贯的‘龙’神像,也在‘上苍’的天祭台之下,和守护此地万里疆土千年的西北大山神并列。

满朝文武行祭礼,敬‘大齐河神’。

并且每年的九月十七,也就是陈贯的‘应劫日’,也被称之为‘河神节’。

在这一日内,上到皇帝贵族,下到黎民百姓。

一般都自觉的不抓鲤鱼,不吃鲤鱼。

因为陈贯的真身,是鲤鱼。

……

转眼、春去秋来。

九月十七。

今年的河神节,和往年一样,每个城镇内的运河附近,都响起了炮竹声,热闹非凡。

又在各地的运河之上,还举办了一些花船诗会。

各地的才子们,在此高歌作诗,又决出魁首,将魁首之诗,掷于运河之中。

“河神爷爷……”

也有人在河边放生鲤鱼,求河神爷爷的庇佑。

每年的河神节,都是这般。

其中又属河神镇内最为热闹,晚上还有一场盛大的河神灯会。

惹得无数才子佳人,以及一些名门望族,提前几月动身,前去参加与围观。

而在小刘子镇内。

赵家也派出了几人去往了河神灯会。

但不是凑热闹,而是去祭奠这位‘敖前辈’。

其中,赵梧是早早的就带人出发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准时前去,没有落下一次。

尤其,赵家也没有和他人说过自家和河神的关系,因为‘树大招风’。

祭奠,也都是自己家里人知道就好。

而同在今日。

呼呼—

小刘子镇外的山林中,萧瑟的秋风卷起地面上腐败与干枯的落叶。

嗒嗒……

一只小松鼠在树丛间穿梭跑远,来到前方一座破旧的神庙后院内。

本来,它是想在这颗充满‘阴凉气息’的大树下休息。

但这时,槐树上的干枯枝叶却忽然抖动了几下。

“吱吱……”小松鼠被吓了一跳,也从后院蹦跳着离开,跑远了。

与此同时,树干的上方,本是合着的两处树皮,却微微裂开,露出一白一黑,两只类似人族的眼睛。

‘这一世?竟然是他?’

陈贯望着周围熟悉的景象,还有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是谁了,

‘本以为这颗槐树已经很离奇了,却没想到他的血脉天赋竟然这么高?

难怪转生了那么多次,都没有到他身上……’

……

【第六世:破庙槐树】

【可继承遗产天赋:初级的天赐阴雷体】

【熟练度:10/3000】

【初级的天赐阴雷体:八品传说、成长,适用于大部分生灵】

【效果1:每点熟练度,增加12~20斤力气】

【效果2:天生阴阳眼、并略微增加感知能力,以及增幅所有‘眼识’的神通效果】

【效果3:根据当前熟练度与品级,增幅自身‘雷属灵根’与‘阴属灵根’的天赋效果,并增幅雷属与阴属的术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