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马上初三,周晓敏自告奋勇,周末过来做饭。
张燕邀请明小昭入席:“她女儿大学毕业,想进报社。”
明小昭恍然大悟,周晓敏献上无敌厨艺,目的和她一样。
而她,除了一袋水果,就只有一段露水室友情谊。
明小昭说出意图。
“每年想进我们报社的毕业生挤破头,总社不用说,都市报、杂志社都堪称地狱级难,连印务公司和发行公司,都有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聘。难,难于上青天!”
“乔禾耘是乔总的儿子,他非常优秀。”
“知道。就因为是乔总的儿子,才更难。现在的招聘,加了一道程序,最后都要有苏总签字。他以前为避嫌不管,现在变得有些独裁。官当久了,都有这个毛病。”
“就因为是乔总的儿子才更难?”明小昭重复这句话。
张燕:“你懂的。谁愿意招个炸弹进来。周晓敏的愿望也难实现,苏总还有个亲生女儿,听说今年高考超常发挥,能进青大。这个名额,自然不会给继女。人之常情嘛。”
“是不是乔总让你来找我的?”
“不是,我个人的意思。禾耘是我爸的学生。”
“你既然来找,我肯定会把工作做到位。进入面试阶段,我会打招呼。包括周晓敏,我也是这样承诺,最后能不能成,不能保证。”
填志愿之前,苏志强拉上华珍,一起给苏竹喧做工作。
但是,此时的她如同一头倔驴,在表格上全部填写了青城大学。
八月,录取通知书寄到。
苏竹喧打开一看,傻眼。
图书馆学,这是什么东东?
“我明明报的是财会专业。”
苏莲舟嘲笑道:“人傻还不听劝,勉强踩线,还能读热门专业?”
“踩线,我也是985。”
“你是250!”
“你211,比我矮一截。学校之间有鄙视链,我鄙视你!”
“211怎么啦,我学的是新闻专业,以后跟着爸当记者,你能做什么?”
苏竹喧哑然。
担心不过五秒,很快被黄亦菲叫到对面。
被青城大学新闻学院录取,华珍比黄亦菲还高兴。
她请了年休假,准备带两个孩子去云南玩。
苏竹喧问华珍:“图书馆学学什么,以后出来能找什么工作?”
事已至此,华珍只能安慰:“喧喧,以后考研还能换专业。”
“不考!”
“再读第二专业?”
“不读!”
黄亦菲:“妈,高考都考完了,你还提学习?”
“不提不提,丽江和西双版纳,你们选哪个?”
尤潇组建五人团队,“车语者”创刊,一周两期。
做内容引广,表现形式与楼市专刊类同,但内部薪酬,按照广告公司制度执行。
周末早上,尤爱国做完早点要出门,被尤潇叫住。
“爸,带你去个地方。”
说完,拉着他出门,出宿舍大院,报社大门。
过街到对面,停在一座富丽堂皇的房子前。
“这是人家售楼部,你带我到这里来干什么?”尤爱国转身要走。
一个穿制服的美女笑着迎上来:“尤先生,你考虑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