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我姐姐两个馒头。一定要最热乎,最新鲜的。”这是锦辞这辈子说过最硬气的话。
说着便到袖子里去掏钱,原本攒着的钱差不多都送出去了。但还好,剩了一些。锦辞从里边捏了小小的四枚铜钱递过去。
“好嘞!”那老板颠了颠钱,用纸麻麻利利捡了两个白馒头,包起来,递给锦辞。
“姐姐,来。”锦辞将给她馒头递过去,馒头暖着手舒服极了。馒头递过去了,手里还是很暖。
锦辞轻轻哈了一口气,就着呼出的白雾搓了搓手。转身低头看着她,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姐姐,要小心烫手。”
锦辞给她拿了锦年的衣裳,还亲手把她长长的头发编成一股辫子,只留下一些碎发遮住左脸的伤口和眼睛。
除却了一身的黑暗色,披着三里锦带大帽的羊裘小短袄。恰好遮住上衣的短袄斗篷,使她整个人显得淡淡的小巧可爱。那柄剑,却还是一直带着。
修身短小的白羊裘,带着松松绒绒的白边。虽不及白狐裘名贵,系在脖子上的铜色子母扣,却是三里锦特有的样式。
子扣与母扣都是铜色鱼尾,又似绽开的小花。子扣带有翠色的翡翠,寓意双鱼衔珠,富贵入门。
三里锦是水乡,人人但求年年富贵有余。所以无论是穷是富,秋衣上总会有鱼尾式的子母扣。最金贵的是纯金制的,没有纯金,就是铜铁。最次之,是用梨木刻的,镶上一颗圆形黑豆。
“姐姐,我们这边走。”
到了卖靴子的老地方,锦辞把背在竹篓的靴子放下来摆好。脸却总是朝着她的那边瞄,见她坐在身后,慢慢吃着热馒头,总忍不住偷偷笑着。
街角处,有许多卖靴子的摊位,都比锦辞这地上铺一块布的摊子要华丽。也有许多卖簪子饰物,或是其他的耍货的。
人不是很多,来的几位顾客也是最先到旁边的摊上,走的时候看都不看这地摊。加上没有叫卖,待了许久,靴子连个问价的人都没有,锦辞却开心极了。
她却冷眼看着远处的两人,一男一女,手里拿着画像还是什么东西,拉着人就指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