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过,凭苏氏的本事,要想将这些东西全数找回来是不可能的。此外,苏氏当家这么多年,又育有两女一男,父亲休妻的可能性不大。
倒不如她先退一步,拐着苏氏写下欠条,以后拿捏着她,也好对付些。
“樾儿啊,你这是要去哪儿呢?我找你有些事呢。”苏氏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开了口。
黎樾扯扯嘴角,真是瞌睡刚来,苏氏就送枕头来了,淡淡问了句:“夫人是为娘亲嫁妆的事吧?不如借一步说话。”
絮落阁院内,石子路上,绿柳树下,黎樾甫一站定就开门见山。
她道:“我不知道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却是知道舅父是怎么想的。娘亲是家里幼妹,大舅父、二舅父都是十分看重的。而且若是夫人这次的东西找不回来,只怕大舅父那个急脾气,若是向皇上参一本,夫人连累的可就是整个黎家。”
黎樾说得严重,也存了敲打苏氏的心思。她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苏氏也不笨,知道黎樾是想放她一马,因此立刻转而向黎樾讨教。
黎樾可不能让她如愿,只问她还差多少件物品。
苏氏遮遮掩掩,最后还是不得已说了句“还差得多呢”。
怕黎樾生气,又道:“多数都是在我娘家,只不过是给了我弟弟,拿去做了聘礼,弟妹又带着进了苏家。如今他们不愿意拿出来,我也没法子啊!”
黎樾瞧着苏氏俯小作低的模样,哪还有当初当家主母的样儿。
她看着只觉得好笑,但也没笑出来,又道:“夫人若是不想连累黎家,就得恬着脸皮些,差得不多的话,倒是可以打个欠条。”
苏氏也想不出法子,只能去苏家,望着黎樾站在灯下的模样,倒和她娘亲有几分相似,心里越发觉得自己小瞧了这丫头。
听了黎樾的话,苏氏也觉得心里有些豁然开朗,既然是苏家的人无情在前,就不能怪她无义在后了。
当晚苏氏就带着黎雪回了娘家,就借着,要么还东西,要么楚家一本奏折参上去,大家一起玩完,这个由头,要逼苏家的人不得不低头。
即便如此,苏家的人也是咬紧牙关不放松,即便苏氏答应写欠条,也多得是人不答应。
明的苏家人不答应,苏氏想了想,只好来暗的。
隔天,苏氏便让人放出风声,说当年就是苏家的人撺掇着苏氏开封了楚氏的嫁妆。正因为如此,苏氏还拿了不少稀罕珍品回了苏家。
现在苏氏被迫找回楚氏嫁妆,现在也不知道苏家的人有没有归还这些东西。
最近帝都里,不知道多少双眼睛都盯着黎府,准备看黎府的笑话。这个传闻一出来,无疑是给这场烈火上又加了勺热油。
苏家的人都想着即便有人告发,牵扯倒的也只会是苏氏,万万想不到苏氏竟会来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