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唐书这个人是个知恩图报的,况且他一心想要重振家风,手下一些见不得光的生意也在逐渐收手。
管黎手下生意不多,且都是朝廷的,这一两年里官道完善,牛羊肉能及时卖出,不像从前等着外头的商人过来用最低的价钱买走。
北地加大力度发展耕种,使外来粮食棉花等价格降低,后又有大臣提议,北地人口太少,不利于发展,故又颁布新令:凡外地愿意搬本地居住者赏白银三两,屋舍两间,田十亩,牛羊二十。本地妇女生育三名以上男丁赏白银一两,生育五名以上女婴者赏银三两。无力养育者可交由当地育婴堂赡养,直到其十五岁为止。
楚临风心系北地百姓,自然也受百姓尊崇,民生一事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富足起来,还需慢慢建设。
不知不觉,楚临风在管黎处小住一个月有余,照王府规矩,除正妻之外,其她人不能超过三天,不过这里以管黎为尊,自然不会有人说闲话。无奈王府中事务颇多,加上朝廷的圣旨已经在路上,楚临风需先回王城等待圣旨。
楚临风回王府,管黎只在这里等着朝廷送的嫁妆。
却说楚临风的王城中正妃一位幽昙翁主,出身等不肖细说,平妻舒氏乃是从前原配,另外还有一位陶侧妃,三夫人,九位美人,十八个才人,没有名分的通房不计。
三夫人中有一位是太妃的侄女,其余的夫人美人出身都不会太高或者太低。楚临风的后宅分为两派,一党是为以王妃为首,另外一党则是太妃,以管黎的身份显然不可能投靠她们某人。
管黎的身份虽然尴尬些,好在是皇帝赐婚,也不会教人小瞧了去,只是这么多妻妾,日子不会好过就是了。如今王府的中馈在王妃手中,王妃育有嫡子,出身高贵,即便是楚临风也不得不给她几分薄面。
楚临风马不停蹄地赶回王府,王妃率领一干姬妾相迎,看着一张张笑面如花的脸,总莫名地觉得别扭。不是这些妃妾不好看,总觉得和她们在一处无话可说,且国事繁忙,也没精力去应付这些妾侍。
先到了太妃处与太妃请安,太妃如今余毒已解,休养这许久,身子早恢复如初。
听见儿子回来,太妃命人快请,自己在宝榻上端坐,丫鬟打起珠帘,见太妃穿着家常衣裳,头上戴着珠冠。
楚临风进门先与太妃问了安,太妃赶忙命人扶起,太妃的面容和蔼,当眼角的余光落在楚临风身后的王妃身上顿时变得锐利起来,不冷不淡地道:“都起来吧!”
楚临风在太妃跟前坐下,回头见王妃都站在,吩咐道:“一家人不必拘礼,都坐下吧!”
说到一家人,太妃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天下女人死绝了,她也不要舒氏一族的女儿做儿媳妇。
太妃不过问些生活琐事,落后想起在外头还有一位侧妃,因问楚临风:“那位听说嫁过人的?皇帝陛下赏赐人哀家没意见,也忒不厚道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