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因沐嫣饿了,张氏偷偷去厨房拿面粉给做两个春饼吃,谁知道教刘氏的丫鬟看见,叫嚷起来。刘氏丫鬟的性子与主子无异,自己主子是大老婆,自然也都当自己是大老婆了,对张氏这些人虽说不敢打骂却也敢当面冷嘲热讽。
这丫鬟张口抓贼,闭口家贼,张氏听不过分辨了几句。这丫鬟便到刘氏跟前说嘴告舌,说张氏背地里偷吃还骂大娘。
刘氏原本就是个不安分的,听不得一声儿,吩咐小厮拿绳子将刘氏和沐嫣绑到她跟前去,着人请唐靖裕进来。
张氏分辨几次教刘氏打了几个耳光,大中午的母女两个跪在日头下,脸儿晒的通红。沐嫣又饿又困,实在难受,张氏急的朝屋里磕头,“大娘开开恩,姑娘年纪小,她什么都不知道,大娘饶了她,一切我担着。”
刘氏的孩子正在午睡,奶娘听不得一声,出来冲着张氏嚷道:“吵着了小爷,你还要命不要!趁早与我消停消停!”
看官,从前管黎进门,张氏何等拿大,何等尊贵!管黎跟前开口便是你与我不过是名分大小之分,我还先你进门诸如此类的话语。如今这等卑微,为的不过是儿女前程罢了。
走廊上嗑瓜子看热闹的小丫鬟窃窃私语,有大胆的笑出声来:“看她那样儿,下人都不如,还好意思让人叫她二娘呢!”
张氏咬紧牙关,眼看着沐嫣受苦,心里实在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就不该和那丫鬟争辩。
事已然至此,只能等唐靖裕回来,唐靖裕跟前求求情或许还能饶过。
偏偏唐靖裕今儿带着奴仆出去抢人,刘氏这等半天等不到人,心里不免疑惑,着人去查访,半晌也不见回来一个人。只疑心唐靖裕是不是在外头弄了什么人,又不敢自己去问唐靖裕,只拿张氏出气,非要她跪着等唐靖裕回来。
也有一些看不过去的,私自报信与张家去,张家小门小户人家不敢轻易上唐家门,只着人送礼与唐太太,教她求求情,免了张氏的罚。
张家送来一条火腿,四把细面,五斤面,唐太太难得收礼,又嫌弃太少,想着张氏如今也不大奉承,也不太乐意管,只敷衍来人:“一家子没规矩不成方圆,太太本不待管的,既然娘家人上门少不得给这个面子。”
将人打发走,得了空叫个人去花园里通知刘氏:“差不多就成了,闹到亲戚家都知道,好歹给点脸,别教人闲话才是。”
刘氏脸上酸酸的,让沐嫣回去,张氏再跪半个时辰,把膝盖都给跪烂了,哪里走得?还是丫鬟扶着回去。
唐靖裕一夜没回来,刘氏发了疯,将屋子能砸的玩意儿砸了个遍,一夜鬼哭狼嚎,吓得两个孩子脸黄黄的,第二日便吃不下去奶,闹的请大夫不提。
春儿几个怕管黎闷气在心里,都陪在跟前说笑解闷儿,管黎倒不至于为这点小事生气。做人做事哪有不被人说的,眼下还有一件大事,才买来的地村民不让打水井,说是坏了他们村的风水。再有,那边地不让开垦,草地是整个村子公用来养牛羊,朝廷私自卖给管黎,管黎将草地圈上不许人放羊便引起民愤。
信送到城里时,管黎跟前有客,底下人没让打扰,等到唐轩走了才报此事,管黎急的埋怨下人,此事非同小可,银子都砸了下去不开荒便等于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