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饺子(1 / 2)

小厨房的媳妇听见丫鬟们议论甚混沌,揉了一团面研究半晌也没想出来怎么做,落后亲自请教管黎。

管黎也忘了混沌怎么包来着,一群人挤在厨房里,忙活了半晌,包是包出来了,可样子却不怎么好看,和包子也没多大区别。做饭的媳妇上锅蒸着,一边嘀咕道:“不就是包子么?也当回事儿为难人。”

管黎一想,是该弄个样子才能区分包子,不然都是一样的,也没多大区别。

一群人商议来商议去,还是潘柔说了一句:“大家都喜欢银子,不如弄成元宝的样式,馅儿咱们可以弄肉和菜和着。姐姐说混沌水煮着吃,改天咱们也试试,不过既然不像人家的混沌,也不是包子,该娶个新名字才好。”

管黎听着觉得在理,也来了兴致,亲自到厨房和面,家里只剩几颗新鲜的水白菜,剁碎了和羊肉混在一起,撒上细盐,拌上。面揉好之后,捏成长条,扯一点下来,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一张圆饼,馅儿放在面饼当中,捏成元宝状。

令人烧开水,水开下锅煮,不多时浮出水面捞起放在众人跟前,大家伙儿看着新鲜一人尝一个,味道的确鲜美,果然好吃。

但话又转回来,这不像混沌,又不像包子的是什么?于是纷纷想起名字来,有人说就叫元宝,也有说叫角儿。

最后定了叫做饺子,其实说来可笑,南地民间饺子盛行,只是靠近北方一带无人吃,因此才众人才不知道罢了。

因饺子好吃,管黎又带着厨娘和丫鬟们多包了些,因提议吃法不同,做了蒸、煮、炸、煎四种吃法,各有趣味,都觉得好吃。

举一反三,管黎又想到做肉饼,菜饼,与包子馒头不同,味道应该不错。

只可惜天色已晚,家里没了面粉,大家只好歇下。

次日不等天明,立刻起来催着小厮们出去买面粉,买肉和新鲜菜去。

那头庄子和工坊的管事们过来见东家,管黎将彩织指给潘柔,让她负责照管着,春儿帮着打下手,也是有意让春儿接班的意思,让她留在这里照管。

工坊的管事有半数以上是唐家的人,自然愿意看到管黎扶持唐家人。就是有几个古板的,也架不住家里媳妇和儿子女儿们劝阻:管夫人和唐靖裕和离是让唐家丢人了,抬不起头来,可咱们是沾了唐家光的人么?丢人也只他一家丢人,与咱们有甚相干?人家出钱供咱们吃喝,房子也给咱们买,请先生教学,比新人还亲,从管夫人工坊出来,又去种地放羊寄人篱下?

谁都有家有妻儿老小要养活,自然不会傻到替唐靖裕出头,况且还是族长带头,自然更放心地在管黎的工坊安心做事。

除了这个,还有就是和众人商议,上半年工坊无事可做,打算种地,工钱照算,等到丰收了大家有份,不会亏待谁。问问大家伙儿愿意不愿意,若是愿意人手上还需诸位出力该请短工的请短工,该请长工的长工。

有银子赚,大家如何不乐意?况且东家的生意越大,他们这些管事的地位越高,自然是巴不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