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热炕上对桌,待酒温热了满斟杯,楚临风先举杯,闻言道:“北地种植一事全拖赖姐姐,有甚需要只管着人送信过来,别闷在心里,得了空来平州看看我也好。”
管黎答应,“往后有麻烦你的时候,只管放心,这事我不敢马虎,另外我还求个差事,随便与个虚名头儿,不拘品级,只要好办事的就成。”
今儿和楚临风商议了一日,借着开纺织工坊的名头,去南地买三四百奴隶先用种棉花。外头打着唐家的旗号,但这些奴隶都在管黎的名下,派去买人的也是朝廷(王城)出银子,棉花出来再由纺织工坊织布,做成成衣。
大乾布匹多以蚕、棉、麻三种料子,北地上等人家穿的是绫罗绸缎,次一等多以棉布为主,最次的是麻和羊皮为主。
前些日子出去逛,管黎见羊毛柔软,且又能抵御风寒,想着用羊毛纺线做衣裳。比如棉布又好上许多。做大袄比棉花的倒还好些。
法子是有了,只是这路子却是唐家弄不了的,且资金也不够用。
“你要这个做什么?”
官爵可不是能随便给的,而且上头也有人盯着。
“我们北地牛羊马最多,每年向朝廷进贡的不消说,但牧民手中的又该如何安排?”
楚临风早已有对策,想着此事并非机密,便说道:“那天你提议做成肉干或者是腌肉我觉得可行,但交给商行做,只怕有人从中牟取暴利,倒不如由官府收购,再统一倒卖给外地商人。如此,羊皮和羊毛等等也可分销。”
说到这里,楚临风目中出现了犹豫之色,能吃得起牛羊肉的人必定是富贵人家,腌制或者干肉口感不太好,只怕销路不会太好。若是亏了,王城倒是能支付起,但朝廷追究下来,只怕不好开交。
管黎大概也猜到了楚临风的心思,“咱们北地一头羊换半袋大米,南边一头羊能卖百十两,一百两银子咱们能买数百袋大米。以两袋大米换一头肥羊,再进行分销,可是外地来的商人定不肯让朝廷占利。我的意思,和后宫八房制一样,由朝廷成立商会,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朝廷的皇商主要是向内廷供货,咱们北地的官商主要为百姓牟利。”
楚临风听着只觉耳目一新,官商,为朝廷办事。
“官商的有朝廷俸禄,也可经商得利,官商收购农牧产物价格比普通商人价格低三成左右,卖出的价格比普通商人低出一成,如此官商利国利民,想必很多商户都愿意为朝廷办事。”
话直接明了,令男人茅塞顿开。
接着又问管黎具体实施的方法,管黎虽说在内廷,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内廷的管理规格是后宫数代人的智慧,运作模式已经得到完善,管黎觉得用在官商的运作上应该可行。
比起那些酸腐的咬文嚼字,开口便是祖宗礼法扯得没边儿的臣子们,管黎的说话自然是耳目一新,楚临风耐心地听着管黎说的管理规格,虽说有些地方听起来有些幼稚可笑,但细细探究起来也的确是那么回事儿。
“照你这样说,咱们北地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做外销?”楚临风有些兴奋地道,天下人皆知北地贫困苦寒,是整个大陆最穷的地方,若是照管黎的方法。不出十年,北地定可富足。
管黎颔首,“虽不敢和南地想比,但北地也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后宫妃嫔宫女的衣服从前外头采买,每年花费上百万两银子,后来施行八房内廷自给自足,每年花费减少数倍。”管黎接着说道:“若是咱们能有自己的纺织工坊,有自己的棉花,每年少从外头采买布匹不但可以省不少银子,也能外销给雪国,正好,珠州过界便是雪国,咱们卖给他们棉布比别国省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路程,如此价格上可以便宜不少,相信雪国也愿意购买咱们的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