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陪房都是人精,这对婆媳满目算计,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明白,不过都装作不懂,说了两句客套话糊弄了过去。
落后管黎的丫鬟带几个陪房去管黎处等着她,因带路的丫鬟也是顾家的陪嫁的,一个多嘴的陪房便悄悄与那丫鬟说:“到底是小门小户人家,见识浅薄,听不得银子似得。”
那丫鬟在花园里也不敢多话,等回了管黎的住所,没了外人才说与那几个媳妇听:“几位妈妈吃茶,我说与诸位,比这还好笑的事情还有哩。住在客房的姑奶奶逼着要我们的娘,要我娘的嫁妆,可是稀罕事儿?”
众人说了一回笑了一回,因管黎在城外回来大约需要半天的功夫,少不得要等着。
等到次日天明管黎才回来,几个陪房将银票和账本交与管黎,这几家陪房除了有顾家给的,还有一家是楚临风送与管黎。
看着这人,管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也没细看账本,数着银票大约有一万四千八百两银子。收了一万四千两银子,剩下八百两赏赐与几位陪房。
“一年到头几位妈妈也是辛苦,每位一百两银子,算是我与诸位的年礼。”
几位陪房磕了头,领了银子与管黎告辞自回各自看管的铺子照看不提。
管黎盘算着拿几百两银子请人将荒地杂草处理干净,剩下的一部分买棉花种子,请佃户看管,剩下的先存着,等以后用得着再拿出来。
老太太听说几个陪房都已经打发走,却不见管黎送银子过来,不免心里有些着恼。唐太太一早过来老太太这里,因老太太说等着管黎送银子过来,心里想着老太太要多少,她也要多少。
谁知道等到吃饭的功夫管黎才打发一个人过来,却说:“娘在外头连日辛苦,才回家衣裳也没换,头也没洗,怕过来污老太太和太太的眼,因此晚些过来与您二位请安。”
老太太一听,也觉得在理,因问那丫头:“你娘一年赚了多少?她年轻许多事情都不大懂得,许多事儿还是我们长辈帮忙照看,你说说,你娘得了多少银子?”
那丫鬟原是粗使唤,打扫院子或者跑腿儿,原不在屋里伺候许多事情都不大懂得。听见说是为她娘好,便对老太太说道:“几家陪房妈妈交上来一万四千八百余两银子,八百两赏给了几位妈妈,剩下几十两银子除了请几位妈妈吃饭,剩下的与了娘屋里伺候的。”
这小丫鬟得了三分银子,心里正高兴说话也个顾忌。
老太太气的脸色发青,唐家几十口人一个月也就二百两银子开销,可管黎倒好随随便便就给下人一百两银子,简直是败家!
老太太有城府尚能忍下来,但唐太太却是个火爆脾气,重重一拍桌子,“当咱家用不完的金山银山不成!一百两银子丫鬟都能买好些个儿,她倒好!”
这丫鬟虽说是粗使唤的,却也有几分机灵,听见唐太太说管黎败家,笑着道:“太太也不用担心,败家便让她败去!横竖花的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