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每日也在屋里唉声叹气,只孙婆子一家毕竟是客,纵然不喜也不能将人往外赶的道理,更何况还要看三姑奶奶的面儿。
管家大权唐太太倒是收了回来,只是她一向养尊处优惯了,哪里耐烦做这个,少不得唤了张氏来将家里钥匙都交与张氏。
张氏心中感激管黎的情,虽说管家,却不敢拿大,事事反倒请教管黎屋里的婉容。唐嫣然虽然看不过去,唐太太实在不愿意管家会经济,她是晚辈又不好说甚。
管黎回娘家不出三日,又打发小厮回来,除了唐家的小厮,还有两个体面的婆子说是亲家太太打发人过来与亲家老太太、太太请安。
若是别人家亲戚派来的丫鬟婆子回话老太太一概是不见的,可顾府比别家不同,自然要亲自接待。这两个婆子先与老太太磕了两个头,随后张口便道:“我们夫人让奴婢们过来问问,我们大姑奶奶为人最是和善不过,对长辈也甚是尊重。姑奶奶金尊玉贵的人儿,受不得委屈,有甚不好的地方您只管和我们夫人说,姑奶奶是万万不能受委屈的。”
两个婆子一席话说的老太太羞的老脸通红,这哪里是请安的分明是来问罪!
细论起来,也实在挑不出毛病,家里说娶妾便娶,对孩儿们也是极好,长辈跟前也没错过半分儿,即便有甚那也是唐家的不是。
从前管黎没娘家这些事儿也就不了了之,可如今不同,管黎的娘家地位显赫,整个威远县也没人开罪的起。
“孙媳妇......自然是极好的,没甚不是,只.......”
老太太结结巴巴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两个婆子最是懂得说话看人脸色,福了福身道:“亲家老太太既然觉得我们姑奶奶好,话奴婢们也不多说,我们夫人说知道您老人家最是明白事理的,不会亏待了咱们姑奶奶,做长辈的心里最是疼爱晚辈,心里记挂着,若是有不当之处,请亲家太太见谅。”
老太太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儿,一叠声儿应着,说了话又往唐太太处去,说是姑奶奶说把京城里带来的猫儿送与二姑娘。
唐太太只知道管黎从京城带来一只猫,并不知道这猫儿有多珍贵,因此也没放在心上,若是知道这猫儿价值千金,只怕是要呕血了。
听丫鬟们说这猫只吃鲜鱼,唐太太早想将管黎这猫给弄死了,只因说是宫里赏赐的东西,不能轻易伤害因此才容忍了那猫,如今有人要巴不得呢!
老太太听闻顾府的两个婆子已经打发走,立刻唤了唐太太和三姑奶奶过来,三姑奶奶如今是别家的人人,自然是不敢骂的。因此将唐太太骂了一顿,唐太太凭白地受了这场气,心里不服。
“你那亲家打发两哥婆子来问我,她们姑奶奶是知道礼数的,问着咱们有什么不满只管和亲家说去,别委屈了她们姑奶奶。”
唐太太气的跺脚,走了一圈,愤愤地道:“她知道礼数?在婆婆太婆婆跟前打人摔脸子,咱们不问着她怎么教导女儿,反倒过来问我们。”
老太太歪在榻上,手里摇着扇子,没好气地道:“你问什么?问你女儿做的好事,别人家有丑事尚藏着掖着,你们倒好没有的事儿还找出事来。事关名声,也是能胡说的?你家出丑,人家可不愿意。”
听得老太太的训斥,三姑奶奶脸上火辣辣的,只是心里还是气不平,分辨道:“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她若是知道的就不该什么事儿都往娘家说去,您老人家不说她的不是,反倒说我?好歹我才是唐家的人,她是个什么东西!”
老太太气的发昏,举起拐杖就要往三姑奶奶身上打去,唐太太见状赶紧用身子挡在三姑奶奶跟前,扶着唐太太的手,劝她:“天热老太太何苦犯肝火?她小人儿家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