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午膳的功夫,老太太派人过来安抚了管黎,二太太虽说一直在佛堂里关着,也着人送了礼过来。大姑奶奶不用说,自然也是送了东西来的。
张氏得了老太太的话先去厨房准备了两个管黎喜欢吃的菜,午膳的时候亲自与管黎送了过去,谁知道那头管黎因打算在顾家住些日子,怕张氏心里惦记孩子,也不等回过上头,教小厮接来府里。
这小姑娘才六七岁光景,大约是在那家日子过的不好,有些黑瘦,又怕生人,刚被带到管黎的屋子里一下子见着这么多人,吓得哭出了声来。
管黎教人拿了些吃的与她,哄了半晌才没哭。
张氏还不知道,正带着给管黎的午膳过来,“大姐姐,今儿我亲自下厨做了两个小菜您尝尝。”
刚进门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且又瘦小的姑娘时,顿时惊呆在了哪里。
管黎正拿糕点哄着小姑娘叫娘,迎头见张氏楞在门口,忍不住笑道:“站着作甚?成日家惦记着,这会子人到跟前了反倒傻了不曾?”
张氏“哇”的一声,抱着孩子痛哭了一声,管黎怀里抱着波斯猫儿懒懒的眯着眼,她什么都会,可唯独哄孩子却不在行,这半日可比干苦力活儿都累。
张氏哭够了又拉着孩子看了两眼,随后想起来什么,对孩子道:“沐嫣,快——过来与你娘磕头。”说着她先在管黎跟前跪下。
这孩子虽说很早离了娘,却也知道是自己的亲娘,哭了一场也跟着张氏跪下,只是那句娘却怎么也喊不出口。
大人懂得的事情,小孩子却不见得,这小姑娘心里眼里只有张氏一个娘,突然教她管一个陌生女人叫娘的确不大可能。
“沐嫣,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叫娘。”张氏催促着沐嫣,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欢喜。
“罢了。”管黎手轻轻地抚摸着猫背,慢慢悠悠地道:“孩子小,不懂事,大些她明白了会叫,这会子逼着,弄哭了又有什么意思?”
张氏与管黎磕了两个头,欢喜地抹了眼泪,拉着沐嫣的手不肯松开,感激涕零地对管黎道:“大姐姐的恩德,奴当真不知道说什么好。道谢的话不必说,往后我们娘俩的命都是您的,您让我们往东我们便往东,您让往西我们便往西。”
“给孩子做两身像样的衣裳,这个不能动宫中,我这里再拨两个小丫头给她用。她的一应按照唐家庶出的姑娘来,你若是觉得委屈,我也不好安排。”
张氏与管黎又拜了两拜,感激地道:“能进府哪怕做个小丫头在我跟前也放心,更别说按照府上姑娘来,多谢姐姐提携。”
管黎倒没觉得什么,唐靖裕娶了张氏,也该对张氏的孩子负责,她不过是代夫行事罢了。
一个顺手人情能拉拢张氏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