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奶奶带着姑娘在身边,管黎还是头一次见这姑娘,年纪小小的,生的粉雕玉琢,十分可爱。学着大人模样要与管黎磕头,慌的管黎一把将人拉住。
“好姑娘,快别多礼。”扶表姑娘的时候,管黎顺势将一对镀金手镯与她戴上,又与了一个荷包。
表姑娘打开荷包见里头有一对梅花样式的赤金裸子,一对牡丹花样式的银裸子。大姑奶奶连忙道:“这也太贵重了些,她一个小孩子当不起。”
“不过是个意思,给孩子玩的,你看我姑娘身上也有一个哩。”
唐嫣然也过去给姑妈见礼,大姑妈与了一支金簪子,小姑妈却是一支素花儿,还道:“姑娘还是戴花儿好看些,金银首饰戴着忒重。”
唐嫣然跟着管黎出门一趟也学了些眉高眼低,对待两份礼物态度都是一样的,道了谢将东西与丫鬟收好。
三姑奶奶带了个小官儿来,这并非是姑奶奶所生,乃是妾生,管黎见这孩子生的还算整齐,且又是第一次见面,送上文房四宝一套,金麒麟吊坠一个。把三姑奶奶欢喜的赶着孩子与管黎道谢:“还不快给你舅母磕头?”
那孩子只顾着玩麒麟,哪里肯理会三姑奶奶,管黎也不在意,“罢么,不过是孩子的玩意儿,妹妹很不用放在心上。”
老太太见管黎待两位大姑子小姑子甚是亲热,心里着实高兴,又听说大姑奶奶的大儿子入了学,“前些日子与你送的贺礼可收到了?”
大姑奶奶起身与老太太磕头,“原该让大郎过来与老祖宗磕头的,只因学里忙也就没过来,大郎让我与老祖宗磕头,给老祖宗道喜,改明儿中了举人再来与老祖宗磕头。”
老太太欢喜无尽,命人将大姑奶奶扶起拉到自己跟前的脚踏上坐着,“孩子出息了你也算熬出了头,好孩子,能看到你们过好日子,我心里高兴。”
三姑奶奶的脸色有些不好,她丈夫如今三十好几的人了还只是个秀才,倒不如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更让三姑奶奶难过的是,相公不思进取,不说好好念书,反倒在内宅里厮混,说是自己没了指望便要多生几个儿子,将来儿子出息自己做封翁老太爷。
三姑奶奶只生了一个女儿,如今长到十三四岁还未说亲,那家里婆婆和相公向来不喜欢女儿,本来这回打算带来求着管黎给寻个好人家,可她婆婆大口啐她:“呸!女儿嫁千好万好与娘家有甚干系?女婿还能养活老丈人一家不成,趁早与我歇了这个心思,正经的带我大孙子过去和你娘家嫂子说说,到你嫂子娘家顾家族里念书才是。”
孙那秀才虽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打老婆却有的是力气,三姑奶奶向来是打怕了的不敢不从,遂带了妾生的儿子回娘家。
老太太也留意到了三姑奶奶,脸上淡淡的,当初她反对唐老爷将姑娘许给这个秀才家,可唐老爷说人家读书人清高,将来能做官的。
可如今二十年里年年考,年年落榜都成了学里的笑柄,又不思进取,带累着姑娘跟着受苦。
“你姑娘怎么没跟过来?她大舅母给她留了不少好东西,你这小子虽说只有六七岁,自古男女七岁不同席,只管往内宅里带做什么?”
三姑奶奶红了脸,结结巴巴的半天也说不出句整话来,老太太听的不耐烦也不理她,看着表姑娘有几分伶俐,心里喜欢,教她在自己的榻上坐着嘲问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