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黎觉得在理,斟酌了片刻,吩咐人:“这回京城里带来的东西,拿两匹上等大红绸布、一对龙凤呈祥的手镯、两套金织线裙子送与那边二太太,就说是给二娘道喜。”
想到管墨夫妻,管黎心里有些堵的慌,旁人不理睬她也就罢了,连亲哥嫂都这样实在教人心寒。
“往后管家的人上门别理会,他们和我是断了关系。再来往彼此见了心里也不痛快,倒不如不见的好,等人来你便这等回复便是。”
太阳下了山,那边老太太着人来请管黎过去用饭,管黎歇息了半日人也精神了许多,带着丫头们往上房去。
同宗的族人们听说唐家和王城做生意,纷纷带了礼物来庆贺,老太太心里高兴,只嘴上说:“不过是个小事情,也值得大家劳师动众的。”
潘氏本来只教下人做了三桌席面,如今来了这么多人只得着人回了唐太太去外头定席面,请几个唱的进来伺候。
这些事儿从前都该回当家大娘,潘氏心里不服管黎,哪里肯让管黎得了意去。
唐太太一向不懂得安排这些,又问着管黎,可巧客人们都在老太太屋里坐着,管黎听说是婆婆问,便道:“虽说太阳下了山,可热气未退,若是在屋里也闷的慌,咱们不如在花园的阁楼上摆几桌,将窗帘子都打起来,透着冷风,又热闹。”
众宾客闻言,纷纷奉承道:“很是该这样,到底是大娘,见过世面会安排。”
老太太笑的合不拢嘴,“我这个孙媳妇自然是百里挑一的好,外头生意全仰仗她打点。家里头请客都是她一手安排,也极孝顺。”
同辈的妯娌们都得了管黎的礼物,自然是吃人家嘴软,听见族中长辈这等夸赞心里虽说不服气却也不敢多话。
大家伙儿又奉承了老太太一回,老太太高兴将管黎与她的玉如意和拐杖拿出来显摆。
“老太太这身衣裳样式也好,这面料看上去和寻常的绸缎不同,莫不是也是大娘子带回来的?”一族中老太太称羡地问道。
这身衣裳是上次顾家送陪嫁与管黎,管黎给的缎子新做的,因这料子好市面上寻不着,因此素日也没舍得穿。
寻常的百姓家这样好的料子自然是没见过的,老太太心里也欢喜,“这身自然是孙媳妇做的,不独我,她婆婆、二婶子都做了两身,她寻常得了甚好的都与我们长辈们,落后是孩子们。你说她一个年轻小媳妇儿,自己穿戴也就罢了还只管惦记咱们这些老婆子。”
“这便是老太太的福气,大娘子年纪小小这等明白事理,旁人哪里调理得出来这样好的孙媳妇,自然是老太太无疑了。”
闲话少提,潘氏将宴会席面准备妥当亲自过来请大家过去用晚饭。
管黎与张氏等人让长辈和客人先入席,等到人走后潘氏皮笑肉不笑的对管黎道:“大姐姐如今是唐家的恩人了,从前家里大小事儿都是大姐姐操心,只怕如今您是不肯费心了。”
见潘氏满头热汗,知道她忙的辛苦,轻叹一声道:“四妹妹是个能干人儿,为家里费些心也是应该的。倘或你不愿意,不如这些时日让二妹妹和三妹妹跟着学着,也能帮你分担,你觉着好我便和老太太说说。”
潘氏神色微变,“竟不劳两位姐姐,这点事儿还难不到我。”
管黎冷笑了两声,扶着玉儿的手往阁楼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