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家中子嗣单薄,老爷没让唐轩继续求取功名,如今在家相看,希望能寻得良配。
这唐轩偷偷地看着管黎,见她说话行事大方得体,生的又极美,心中不免起了爱慕之心:“我从未见过这等女子,倘或她未嫁人,即便家中父母祖父反对,我也定要求娶她为妻。”
管黎只觉得有人看着自己,但没也去多在意,男人和女人之间关系微妙,能不扯上关系,尽量不去过问。
领完补给,管黎一个人拿不动,唐轩红着脸过来,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子半晌也说不出一句话。管黎知其意,也不点破,对他道:“劳烦这位小哥顺路帮奴唤唐家两个小厮进来帮忙搬东西。”
唐轩听见管黎主动与自己说话,脸越发的烧了起来,连补给也不领了,飞快的跑到门口找唐家的小厮进来帮着管黎搬东西。
小厮们进去,那小郎见从马车里下来一个丫鬟,心中一动,赶忙跟了上去。
唐轩自有熟读诗书,也曾看过西厢记那等才子佳人的书来,又是这般年纪,心里也痴想着得一个书中那等佳人厮守终生,但威远县这等穷乡僻壤,能有甚佳人?因见管黎容色倾城,行事又标新立异,便想起这一段公案来。
原来那丫头趁着主子不在,下车买花翠,见一体面秀气的小郎跟着自己,不由得红了脸。
唐轩与那丫头唱了个喏,赶着那丫鬟一口一个姐姐,无论这丫头手摸着什么,都替她付了银子。
丫头心中暗喜,越看这小郎越爱,没多一会儿两人便说起话来。无非是打听管黎多大年纪,嫁到唐家几年,喜欢什么。
这丫头不疑有他,一一作答。
唐轩听到后头说管黎竟然还是女儿身,不由得发了痴心,心里想道:“她这样的人,配这般粗鄙不堪的人简直是暴遣天物,若是那人愿意放手,说不得她能……”
丫鬟见这小郎发痴,想着回去晚了怕主子责备,因此撇下唐轩,独自走了。
管黎早回了马车,见跟车的丫鬟少了一个,便等了一会儿,日渐中头,不免有些燥热,等的有些不耐烦刚要唤一个小厮寻人,那丫头便回来了。
见这丫头面红耳赤的,手里又拿了不少东西,管黎不禁起了疑心,问着那丫头:“作甚去了?谁与你的银子买这么些东西?”
那丫头见管黎语气不善,低头小心翼翼的答道:“是……从前大爷赏与我的。”
管黎脸色越发难看了,她一点儿不想知道唐靖裕的风流韵事,家中只怕除了姑娘跟前的丫头媳妇,只怕没有一个是清白的。
虽说女人的一辈子全在爷们身上,但管黎情愿唐靖裕这辈子都别回来。
既然是唐靖裕给的,管黎也没甚话说,带着人往酒楼去,将银子分了数,着小厮与佃户们送去,剩下的全部着人下江南来蚕丝去。
唐家的生意已经饱和,想要在最短的时间恢复元气只能兵行险招。
祖宅做活计的女孩子们都已上手,理当用上等丝绸织彩缎打通整个平州的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