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去坐吧,人坐满了就要开席了。”常明怎么能看不出钱彦泉的心思,但是他只当做没看见。
很快,七张桌子都坐满了,灶房里大师傅的酒席也开始上了。
流水席的第一轮一般都不会安排女眷们,就算张氏是钱小苹的亲奶,是钱彦河的亲娘也没有位置,百无聊赖的她只能带着几个女儿去钱小苹的屋里。
“大姐,真是看不出来,现在二哥家里光阴这么好。”钱腊梅低声对大姐说道。
“可不是,这有些日子没来,都被吓到了。”钱家大姑也觉得羡慕,之前家里兄弟姊妹,除了钱冬梅家就是她的日子过的好,但这才多长时间,咋二哥家的日子就这么好了?
“二嫂给小苹这女子准备的东西真是好,我瞧着总要两三两银子哩。”钱腊梅眼睛粘在嫁妆上简直都有些不忍挪开了。
其实家里头日子一直都不错,可是她娘当初却不肯给她准备一点嫁妆,要是她娘也能跟二嫂子一样准备这么丰厚的嫁妆,她的日子肯定要比现在好过的多。
瞧瞧这些被褥的颜色,红的耀眼呢,上头还绣了那么精致的花儿,活灵活现的,总要不少钱呢。
“二嫂还真是舍得,不就是嫁个丫头片子,咋就这么花钱呢?我瞧着该不是嫁不出去倒贴的吧!”钱家大姑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实际上她是有些后悔,早知道二嫂家里日子过的这么好的话,她就该早些将钱小苹这女子定下来,跟自家儿子亲上加亲,这些东西可不就是自己家的了?
可当初是真的没发现钱小苹这女子有这福气呢,现在她要嫁人了,也只能羡慕嫉妒罢了。
钱家姊妹的这些话,听在村子里其他人的耳朵里,多少就有些奇怪了,少不得要收几个白眼,钱腊梅倒是很快发现了,便不开口说话,快步跟上她娘的脚步去了钱小苹待嫁的屋里。
钱家母女进屋,并不知道不过片刻时间,她们的对话就添油加醋的在村子里的妇人们之间流传开来。众人都觉得,钱家这三位姑奶奶都是眼皮子浅的。
好在,钱家大姑也就是抱怨了两句,没说别的,要不估计都没脸走出村子了。
张氏本来想趁着这个机会闹一闹钱小苹,将那一对镯子抢下来,但屋里人太多了,都是些年轻姑娘媳妇子们正在围着钱小苹说话,因此,张氏硬是没有挤过去。
她只能看着一屋子的人生气,觉得这些人咋能这么没眼色呢?别人没眼色也就算了,怎么自家出嫁的三个丫头也一样没颜色?
一顿酒席,有荤有素又凉又热,而且分量很足,村子里的人都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大概就是钱春山两口子跟钱老五了,他们总是觉得,自家这是吃亏了,都怪钱学林那个混小子,居然不让钱彦泉记礼,要不那些礼钱可就都能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