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听了钱小卉的话,倒是觉得或许有些道理,只是家里头现在哪有那么多的钱?
“他们给咱们山货,那山货的钱可不能拖欠,咱们家的钱够么?”在钱的问题上,李氏还有自己的担忧。
李氏觉得钱小卉聪明,所以从最开始就将家里的财政大权交给了钱小卉。所以这会子家里头到底有多少钱,李氏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还要问过女儿才行。
钱小卉笑着说道:“咱们家这两次都有弄到好的草药,所以还有一点银子,开始的时候咱们少收一点,等过但时间手里的钱活络了,再多收就成。”
钱小卉想过了,开始的时候就收四五两银子的,然后一来一回能赚四五钱银子,虽然不多,但也比自己家这样辛辛苦苦赚钱要来的快。
且山货最多的是秋天,到了那时候,自家这个生意也就做顺了,到时候就能多收山货。现在开始做这些,不过是为那时候做铺垫罢了。要赚钱应该还要等到秋天。
“你觉得成那就成吧。”李氏想了再三终于同意让钱小卉去试试。
反正家里的钱大部分都是因为钱小卉才赚到的,她若是赔进去了,最多也就是从头再来,家里头现在有吃有喝的,也不怕!
得到李氏的支持之后,钱小卉就开始专心的运作这件事。
她让家里头的几个人在外面搞宣传,就说自己家要收山货,价格比城里低一文钱。
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毕竟,要低一文钱呢,要是十斤山货就要便宜十文钱,这十文钱可也不少呢。
只有几家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没办法去城里的才将山货送到钱小卉这里。
钱小卉足斤足两的给了钱,这几户人家拿着手中沉甸甸的铜板,忽然觉得其实这样也不错。
要是去一趟城里,没有一天时间回不来,但送到钱家就不一样了,也就是几步路,顺路走过来就能拿到钱了,能省下来不少时间做别的事儿呢。一天时间,别的不算,怎么也能捡一二斤的山货,可就是差不多二十文的钱了。
因为这几家人的宣传,钱小卉收购山货的生意居然就这样好起来了。除了个别家里劳力足的,剩下的大部分人家都将山货顺路送到钱小卉这里。
钱小卉很快就收购了不少的山货,手中的银子也花出去了三四两。
钱小卉衡量着觉得差不多了,要是收的更多的话,他们娘儿几个拿不动不说,而且村子里有些人可能又会有别的想法,毕竟都是一样捡山货的,为啥就她家这么快做起生意了?
“娘,咱们家有个板车还能用不?”钱小卉看着一大堆的山货,这可是他们娘几个背不动的重量,所以还是要借助工具。
李氏一面分拣山货,一面摇头说道:“要是能用,也就不会给咱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