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总管留在了外头,雅间里只有馨宜和皇帝两个人,皇帝这样说,馨宜就低声应是。
皇帝端起自己那碗茶,慢慢地转动,看里头的茶汤,嘴角微微扬着,但是眼里看不见笑意,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笑。
他说:“这里最好的茶,也不过是这样,比宫里最次等的还差些,你将就喝吧。”
馨宜再次点头应是。
不过皇帝没喝,她也没喝。
“点心也还可看,论精致和味道都不上台面,你要能吃就吃两口。”皇帝又说。
馨宜接着应。
皇帝问她:“今天是出门逛街么?”
馨宜如实回答:“开了家铺面,今天开业,过来瞧瞧的,不是专门逛街。”
皇帝恍然地“哦”了声,“之前听说你和越王妃合伙开小铺子,就是方才街上放鞭炮的那家?”
“正是。”
“市井小店,倒也有些意趣。”
馨宜一脸诚恳地拍了一个马屁:“京城繁华,百姓安居乐业,我做这点小买卖才有进项以及有趣,都是陛下泽被四方,万民跟着您享福。”
不管皇帝叫她来干嘛,说点好听的总是好的。
皇帝听了就笑了声,“你也会阿谀奉承啊。”
那啊字拖得有点长,听着有些感慨的意味。馨宜不知道他感慨什么,继续老实说道:“臣女不懂奉承,只是实话实说。”
“为着你这个‘实话实说’,朕可以给你个赏赐,你要什么?”
馨宜谨慎地回答:“臣女什么都不要,能在京城里随心意开店,已经是天子给臣女最好的赏赐了。”
皇帝再笑:“那,朕给你这小店提个匾额?”
金字招牌?!馨宜心动了一下。不过马上清醒过来,委婉拒绝了。还是不要跟皇帝有太多牵扯的好。
可是皇帝可不由她,已经决定了,当即就招呼手下人拿笔墨来。
须臾笔墨就送了进来,安顿好了在临床的长桌上,皇帝走过去挥毫泼墨,大书了几个字,放下笔。馨宜过去一看,上面写着:鲜香四海。
可真是个……接地气的题字啊。
馨宜接受了既定事实,笑眯眯地福身向皇帝道谢。她这笑比刚才真诚几分,因为有皇帝题字确实是好处多多。
“冒昧问一句,陛下,这题字我们能对外说是御笔吗?”她问。
皇帝笑道:“能。”
“多谢陛下!”馨宜又行了一回礼。
馨宜就告诉皇帝,准备把这幅字放在店面最大的第三家分店去,那里是她要作为京城总店的地方,以后除了包子和粥,还有其他口味的吃食要经营。
“什么吃食呢?说来听听。”皇帝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馨宜就把自己准备经营连锁的几样美食大致说了一下,因为皇帝总是一副要听下去的样子,她就一直说了半天,包括美食怎么做,店面怎么运营,拉拉杂杂地闲聊。一面心里头也在纳闷,皇帝今天这么闲?而且,就算是闲的没事出来微服逛街,怎么就跟她聊起来没完了呢?
皇帝听完了,笑道:“你对饮食一道很有研究。朕以前不知道,原来你对开店这样喜爱。”
“谈不上研究,就是闲着没事乱琢磨而已。”馨宜觉得皇帝的脸色比刚见面时候好多了,能明显感觉到皇帝的情绪变好。她刚进屋那会,皇帝虽然态度也不错,但感觉是有什么心事的样子,现在就松快了一些。
馨宜就暗暗猜测,是不是皇帝为了什么政事,或者为了后宫的事不痛快了,所以跑出来散心的?听她闲扯了一些家常得到了放松?
“你喜欢美食,喜欢刺绣,画画,还喜欢什么?”皇帝又问。
馨宜想了想,说:“读书倒是也喜欢,或者在街上走走逛逛也不错,出去踏青游玩我也爱……总之,生活里闲情逸致的事物我都喜欢吧。所以,最主要是日子要过得轻松,舒坦,无拘无束,那么不管做什么心里都欢喜了。”
“轻松,舒坦,无拘无束。”皇帝重复她的话,笑容里多了几分无奈,“世上万万千千的人,有谁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馨宜说:“恐怕谁也过不上这种日子,再幸福的人也有自己的苦恼,我往过这种日子的方向努力就是了。”
“不进宫也是你的努力?”
皇帝的旧事重提让馨宜心头警铃大作。那件事不是都结束了吗,怎么他又改了主意?
她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头了:“是,那也是我的努力的一步。”
“朕想知道你下一步。”
“嗯……”馨宜踌躇了一下,还是老实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了,因为很明白在皇帝这样的人面前打不了马虎眼。
“下一步,我想找个合适的机会自己搬出去住吧,买个房舍,雇一些男女仆佣帮手,打理生意赚家用,过舒坦日子,有钱有闲有兴趣的时候就出去到处走走逛逛。”
皇帝问:“还是像你之前说的那样,打算一辈子不成婚?”
“嗯。我觉得,没有哪个男人能放纵我过那种舒坦日子,他们都是要娶妻生子,把女人放在后宅里一辈子替他打理家宅的。我虽然对家务有兴趣,但是不想被困住。”
“老了,没有儿女依傍怎么办?”
馨宜说:“要是以后我想要小孩子,善堂里领养一个也可以的。但,那是因为我想要小孩子陪伴,想陪其一起长大,而不是想要这孩子给我养老送终。”
皇帝忽然就长长叹了一口气。
说:“你跟她,究竟是不一样。”
馨宜感受到皇帝浓浓的那股子悲凉之意,还带着无限眷恋似的……
她不解。皇帝口中的那个“她”,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