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自我反省的时候,殊不知周围的人也在对他们暗中观察。
越是了解刘家人的品性,郑佩云就越发佩服,怪不得这样一家人,能够和乐融融地在宜安默默无闻那么多年。
李奕对他们感官也很不错,接触过一段时间,便放下心来。
转眼,骆太妃的生辰到了。她往年在宜安过生辰,那都不算大办。如今是重回京城的第一年生辰。郑佩云和李奕的意思是,给骆太妃大办。
“不,不需要大办。”骆太妃听见女儿和女婿的商量,连忙过来否了他们的计划:“如今舅舅一家在京,佩云又快生了。我的生辰就简单过吧,一家人吃顿饭也就是。”说来说去,还是关心郑佩云的肚子,免得人多劳碌,惊动了未出世的小王爷。
“义母,这怎么行?”郑佩云觉得愧疚,总不能因为自己,就让骆太妃这个喜欢热闹的人安安静静地,这阵子对方少出门,想来也是不想节外生枝,以防万一。
每个人都盼着自己的肚子,这种压力有时候真挺大的。
“怎么不行,更何况没有你的手艺,我的生辰过得也没意思。”骆太妃惦记着之前在郡主的盛况呢,如要大办,就必须得郑佩云亲自布置才行。否则她怎么满意。
“这倒也是。”郑佩云摸摸肚子,自己挺着大肚子,也无法为骆太妃操持宴会:“奕儿,你的意思呢?”
抬头看着李奕,那人点点头:“你们决定。”倒是一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有需要就开口的样子。
“那就听义母的,今年小办。等明年,孩子也快两岁了,到时候定然大办一场。”郑佩云笑起来,让骆太妃听了也开心。
“正是这个理儿,有我外孙的生辰,才热闹不是?”她笑得灿若春花,到底比过去多了不少欢心。
于是今年的生辰,就这么低调地在家过了。但是也发生了一件比较让骆太妃感动的事情。
听说生辰在护城河放灯,可以保佑平安健康。
大家一起做了十多盏莲花灯,在生辰那天晚上,连夜去给骆太妃放花灯。
郑佩云当然没去,去的是李奕带着刘家一群年轻人。
骆太妃听闻之后,感动不已,问道:“这是谁的注意?”
“额……”郑佩云说:“是我集合大家的想法,一起决定的,莲花灯也是他们做的,表弟倒是心灵手巧,做的花灯比两位表嫂还好看。”
说的是刘弘了吧,骆太妃便笑出来,然后惊讶:“那女婿?”
“噗……”郑佩云吐槽道:“他那双手,哪里会做花灯,负责放灯就不错了。”
骆太妃一愣,倒也是,她怎么都想象不到,李奕坐花灯的模样。
“不管怎么样,都有心了。”长叹一声,心里平和安详,俗话说安度晚年,不外如是。
过了骆太妃的生辰,日子就过得特别快,转眼就到了郑佩云临盆的日子。
这阵子,刘荣先警告家里的女人们,没事少去正院打扰。
那外甥的闺女快生了,挺着一个大肚子,招待她们也不容易。更何况还有小孩,万一小孩子不懂事,冲撞了怎么办。
虽说家里的小孩都是懂事的,不过媳妇子们也连连点头。
临近郑佩云生产的这前后几天,大司马府充斥着一股紧张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