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家说了,不担任何名分,连情人这个称呼都不担。
那算是什么呢?
“郡主这话说得,我云里雾里……”周夫人想劝劝她来着。
因着在座都是正室夫人,郑佩云就解释道:“既做不成妻子,与其做他的妾,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众人顿时明白了,原来是郡主不屑做殿下的侧妃,但是又做不成王妃,所以宁愿什么名分都不要。
如此说来,这位郡主倒是个倔强的,既骄傲又有骨气,看来是做好了忍受流言蜚语的准备。否则也不会大大方方地告诉她们。
被这番话刺激最大的是周二姑娘周瑾,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她会忍不住往自己是身上套。
“郡主倒是豁达,可是……”周瑾三番两次忍不住逾越:“郡主和殿下若是有了孩子,孩子应该如何自处?”
郑佩云当然知道,古人接受不来这种思想。
“孩子是我和殿下二人的孩子,他是自由的,不受身份束缚。”也许长大后会埋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正当的名分,可是,名分是靠自己挣来的。
与生俱来的东西有限,埋怨和努力,哪个才更有意义?
遇到与这些女眷们无法在这件事上同意意见,郑佩云很快就转移了话题,说些轻松有趣的事情。
众人倒也不敢纠缠,刚才那些话已经是交浅言深。
中午的宴席做得很别致,男女之间隔着一道屏风,互相之间能够听见声音,也能看见隐约的人影。
倒不是为了避嫌,只是为了让女眷们更自在一些。
“其实郡主多虑了,咱们边关儿女,都不是很介意这些。”周瑾大方笑道:“我还记得去年,曾与殿下一同骑马打猎呢,当时有不少姐姐妹妹,都是骑马射箭的好手。”
同来几个姑娘笑道:“这倒是真的,咱们这边和京城诸多不同,没有那么讲究。”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看似在为郑佩云科普边关的风土人情,实际上却让人听出了一点点别的味道。
像是显耀?或者看不起京城姑娘的娇滴滴?
郑佩云不得而知,可她又不是真正的软柿子,不动声色地笑道:“大家别忙着说话,快尝一尝这些菜品,还有花酿。”
话音落,听见屏风之外,奕王也在招呼男客们道:“这些是福宜从京城带来的菜肴,还有酒水,她走了之后皇婶肯定要骂我了,因为她爱吃福宜的手艺。”
顿时屏风这边,寂静得有点诡异。
只有郑佩云仍然笑得很得体,不时招呼大家:“都别客气,起筷吧。”自己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
在座的姑娘也是最做菜的,闻言不由抱着质疑的心情,开始动筷。
等道第一口食物入口之后,那鲜美的味道在舌尖上融化,俘虏了每一个味蕾。
这样的味道确实称得上美味。
几位未出阁的姑娘面面相窥,不服输都不行。可是这真的是郡主做出来的吗?
其实也不是郑佩云亲自动手的,她只是负责调料,掌勺的还是原来的厨师。
“郡主的手艺确实很好,这些菜肴很美味,我竟是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周夫人毫不吝啬地夸赞到,嘴里还吃一颗碧心菜。
小小的一颗碧绿色的,很适合女眷们的小嘴,正好一颗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