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难分难舍(2 / 2)

“倒是还没有到追随的地步,不是,我是说,暂时我还不会跟他去边关。”郑佩云讪讪地解释道:“京城这边诸多事宜,需要我坐镇,更何况我走了。义母该寂寞了吧?”

“说什么傻话?”骆太妃说:“京城热闹得很,老朋友多着是。更何况还有宜修不是吗?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就看着吧,奕王是个拔尖的,始终会出现爱他如命的女人。要是那个女人把奕王抢去了,有你哭的时候。”

这番连恐带吓,说得郑佩云心思活络。不过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情,依旧摇摇头:“如果他这么容易被女人勾走,那也不是我喜欢的李奕。”

骆太妃拿她没辙,指着她的鼻子笑说:“你还真是有恃无恐,这德行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义母谦虚了,您现在也还年轻,也还是京城的宠儿。”郑佩云真心地夸赞道。

“你呀,就是一副不张扬的性子,否则的话,以你的才情样貌,早就成了京城有名的美人。”骆太妃觉得有点可惜吧,义女没有继承自己的美名,名满京城。

不过,郑佩云也在用另一种方式,让自己的名字深入民心。

近来她做善事的义举,被传得沸沸扬扬。

有人给她算了一笔账,说这阵子一来,福宜郡主为义诊投入的银子,少说也有几万两之多。

几万两对于有钱人和大官们不算什么,但是在百姓心目中,这是天文数字。

这几万两,感动了平民百姓们,又不会让郑佩云显得打眼。

宫中的皇帝也知道了郑佩云的举动,不过并未说什么。只是对前来特意透露这个消息的皇后温声问道:“太子这阵子在跟着奕儿练习枪法?”

“是呢。”提起这事儿,皇后笑道:“太子一向爱文不爱武,如今却破天荒地跟着奕儿学枪法。想必也是听说奕儿要离京了,兄弟俩多些处处。”

“嗯,倒是怪朕。”想起郑佩云那件事,皇帝叹了口气:“当时若不是朕贸贸然和他提了指婚的事情,他也不会去招惹福宜。”

说句良心话,皇帝觉得郑佩云除了嫁过人之外,其他都没有问题。

要样貌有样貌,要才情有才情。

只不过老祖宗立下规矩,皇家子弟什么都可以娶,就是不可以娶他人妇。

老祖宗立下这条规矩的原因已经无法考究了,这几百年来一直传承,无人敢破坏。

“陛下莫要自责,想来奕儿也是能够理解的,否则也不会闷不吭声就接受了。”据皇后所知,奕王是个很倔强的孩子,如果他认定的事情,那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这次却轻易地接受了,不吵也不闹,想必是没有那么执着。

倒是比较可怜福宜,当时哭得那样伤心欲绝。

“既然他要回边关,眼下朕也不好强留他。毕竟才解除了婚约,也没有马上给他塞一个媳妇的道理。那就等他下次回来吧,朕得想个理由,下次把他忽悠回来。”皇帝心里打着小算盘,贼兮兮地与皇后说道:“不如挑选几个美人,随奕儿去边关?”

“陛下确定,奕儿会要这些美人吗?”皇后表示很怀疑。

“试试便知。”皇帝马上叫来大太监苏瑾,吩咐他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