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么说,可是骆太妃还是进宫了一趟,借着去看皇后娘娘的名义,打听打听奕王的事情。
皇后见了骆太妃十分高兴,还朝她身后看了看:“怎么福宜没有同来?”
“皇后娘娘。”骆太妃也是笑容满面,打趣道:“娘娘这是惦记上福宜了?”
皇后就笑了起来,气色看起来相当不错,算算日子也过了大半个月,药力开始发挥作用了。
这不。骆太妃一看就看出了变化,当即恍然大悟:“原来娘娘不是惦记福宜,是惦记着福宜的手艺。”
“瞧你这说的。”皇后叫她快坐下,着宫人上茶:“本宫确实是喜欢福宜那丫头,挺好的一个孩子,不张扬。”
“确实,娘娘说的没错。”骆太妃坐下,抿了口茶,叹气说:“这么好的孩子,我真是舍不得,想在身边留多两年。”
她的情况皇后相当理解。
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太妃,晚年太寂寞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义女,当然不想这么早分别。
“可是太妃,姑娘大了,始终是要出嫁的。”皇后也叹了口气,很是为难,其实今天骆太妃的来意,她不用想也知道了:“你是为了奕王而来的吧?”
“娘娘料事如神。”骆太妃说道。
“可是本宫老实与太妃说,这件事做主的是皇帝,本宫也没有干涉的余地。”皇后看着她,充满歉意:“福宜是好丫头,本宫知道。”
那么娇滴滴的一个姑娘,文静端庄,性子又不失可爱。本应该在京城享受繁华,可是如果嫁给奕王,日子恐怕诸多磕绊。
别说骆太妃不舍得了,就连皇后娘娘都心疼。
“陛下,可有说何时下旨?”骆太妃虽然知道了结果,可是当着皇后的面说起这件事,仍然觉得心里发闷,要是郑佩云肯嫁给陆宜修,那该多好。
“就是这几天,挑个黄道吉日。”皇后说:“奕王那孩子自己来求的,只怕也是真心喜欢福宜,以后少不得会疼着些……”
“但愿如此。”骆太妃还能说什么。
要是嫁给陆宜修,那岂不是更好,日子过得绝对舒心啊。
“太妃也不必太担心。”皇后说:“至少本宫看着呢,要是奕王敢欺负福宜,本宫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谢谢娘娘。”可是骆太妃知道,奕王那种人,天底下谁管得了。
关起门来,他媳妇只怕受了委屈都不敢往外面说。
想想真是可怕。
离开之前,骆太妃把郑佩云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也是给皇后使用的,都是一些秘药。
皇后知道郑佩云的能耐,连忙开心地收了。并且赏赐了不少东西,当做是安抚郑佩云,即将要嫁给奕王的不幸。
郑佩云听说了之后哭笑不得,看来人人都觉得自己嫁给奕王是件不幸的事情。
第二天皇宫就来人了,正式下旨,指婚。
这是郑佩云第二次领圣旨,她依然很平静。
从村姑到郡主,从郡主到王妃,她的巅峰可能就是这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