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相见,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
犹记当年,郑佩云只是个无依无靠的村姑,杜砚是平城人人推崇的绝色,她见了他,要尊称一声三爷,真正的谨小慎微。
“三爷。”今天见了他,郑佩云也还是称呼一声三爷,却是言笑晏晏,眼底充满自信和从容。
不用再思考要用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想怎么样都可以。
这其中的变化,其实是很大的。
“郡主。”杜砚的笑意虽然犹在,可是到底克制了一些。这就是变化,他看她已经不是看一个单纯的寡妇。
至少现在的他,不会再对她进行评价。
“你要回平城了吧?”郑佩云想起来,上次在郡主府似乎听他说过?
“嗯。”杜砚目光温和,在她身上流转一圈,转身说:“随我来,爷说过要请你喝茶的。”
“哈。”郑佩云笑了起来:“好啊,那就谢谢了。”
跟随长衫男子走进这小楼,七拐八弯,走得并不着急。一路上景色优美,安静怡人。
“老师不在,今日里的客人很少。”杜砚偶尔回头看她,渐渐找回和她相处的时光:“后来,我常常会想起你。”却叹了叹,没再说什么,疾步往深处走。
屋里开着窗,清风徐来。
郑佩云又一次看到了杜砚泡茶,还是那么赏心悦目。比起以前的肆意,他多了几分克制,自省。
这不是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的,而是因为时光。
时间能把一个人打磨得越来越好。
郑佩云不会谈及过去的一年,自己也偶尔想起对方。这么出众的一个人,他变得怎么样了?
“三爷泡的茶还是那么好。”喝了一口对方送过来的茶,郑佩云小声叹息了一下。
“你也还是老样子。”杜砚垂着眼眸,在摆弄茶具:“今日见了你,我可以安心地离京了。”
郑佩云深呼吸一口,把杯中茶水饮尽:“多谢三爷惦记。”她这辈子认识的人没有多少,却个个都让人印象深刻。
无关风月,只是生活的印记。
“不客气。”杜砚笑道。
其实也没说什么,谈谈往事,三两杯清茶,到了时间就道别。
“这是我……”郑佩云拿出专门准备的一个盒子,里面有着不少的药品,递给对面的人:“帮我捎给老太太。”
“好。”想起自己母亲和眼前女子的情分,杜砚也觉得温暖。
“那我走了。”
“我送送你。”
他送她到楼下,正遇到小楼里的其他客人,撞个正着。好些人没见过郑佩云,第一眼具是愣住了。
然后看见她和杜砚形容亲密,便各自避嫌。
郑佩云无心关心这些,她和杜砚在门口又说了几句,终于上了马车。
“郡主?”莲儿眼带关心:“您没事吧?”
“无事。”郑佩云坐在马上上发呆了片刻,倒是叫身边的丫头不习惯,她笑了笑:“只是有点感概你,我觉得我老了。”
“啊?”莲儿不可思议地张着嘴,弱弱道:“郡主今年才十七……”
郑佩云心想,都三十了。
回到郡主府,仍是忙碌着每天的琐事,以及药铺要开张了。
因为本朝有禁令,在朝为官的不允许私自经商,包括皇亲国戚。郑佩云名下不可以拥有上铺,只能把上铺挂名在宋悦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