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骆老太太的目光移到外孙身上,板着脸道:“你既然回了京城,就赶紧回侯府,给你父亲道个歉……这一年来,你侯府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连皇上都知道了。”又看着骆太妃:“静蓉,这事儿你恐怕不知,我跟你细细说来……”
就把武昌侯府的事情跟骆太妃说了一遍。
其实骆太妃早就知道了,京城的事情,她早已打听过:“婶婶放心,这件事我不会不管的,宜修怎么说也是我的外甥,我断不能看着他被柏氏欺负!”
陆宜修点点头,应了骆老太太的话:“外祖母,宜修省得。”
而且他早有打算,是一定要回侯府的。
“唉……”骆老太太道:“说起来,今年六月,思晴那丫头出阁了,你们也许不知。”
亲戚之间天南地北地隔着,不是经常联系的,有些事情当真不知。
“恭喜她了,是嫁在京城吧?回头我给她补一份礼。”骆太妃对骆思晴不太熟悉,但怎么着也是自己的外甥,送礼添妆是应该的。
提起自己的闺女,楼氏心中发紧,她明知道骆思晴对陆宜修犹未死心,半点都不希望骆思晴知道陆宜修已经回京,可是这个消息看来瞒不住。
“大堂姐,思晴虽然嫁在京城,可是离这儿也挺远的,若不然的话,我一定叫她回来见见你。”楼氏言下之意就是,不去打扰那边了。
骆太妃点点头,她的意思也是叫人带份礼过去就算了。
初回京城,事情太多:“明儿个,我还要带福宜进宫觐见皇后娘娘。”又道:“宜修也随我一块去,然后再回侯府。”
“是。”郑佩云和陆宜修无不顺从。
楼氏又是一阵眼红,她长这么大还没进宫觐见过皇后娘娘,而骆太妃进宫却是家常便饭,甚至在宫里住过小半辈子。
“你们舟车劳顿,又有许多事情,先去歇息吧。等晚上清远回来了,咱们一大家吃个团圆饭。”骆老太太叫来身边的嬷嬷,叫她帮忙打点。
这也是害怕楼氏毛手毛脚,招待不周。
“天朗快回来了,那儿媳也先下去了。”楼氏寻了个由头离开。
今年骆天朗七岁,已经开始送到有名的书院启蒙。
他身边已经不需要嬷嬷照看,因此周嬷嬷回到骆老太太身边做事。她瞧着这位相貌美艳的福宜郡主,有那么一瞬间恍惚,好似在哪里见过似的。
郑佩云见她欲言又止,便盈盈一笑:“嬷嬷,咱们又见面了。”
周嬷嬷这才睁大眼睛,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姑娘不是去年七月在阴山见过的那位姑娘吗?
当时她还想招揽这位心灵手巧又心地善良的姑娘,可惜当时没成。
“原来是姑娘您。”周嬷嬷连忙行了个礼,感概道:“老身那时候好似说过,姑娘肯定是个贵人。”时隔一年,当初的小村姑已经成了尊贵的郡主,可不就是贵人吗?
郑佩云笑笑:“原来我和天朗表弟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否则怎么兜兜转转,我就成了他的表姐。”
“是啊。”周嬷嬷也觉得,这事真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