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悦约莫才十六七岁的年纪,长得高挑健壮,脸蛋却斯文端正。妹妹宋甜也长得玉雪可爱,一路上不少有人家想收养宋甜,做童养媳。但是宋悦不肯,他怎么也不会把妹妹给别人家做童养媳,那是作践。
他们没有牛车,只能步行去找渔村。
十多公里的路程,宋悦抱着妹妹走了一个多时辰,到村里的时候又累又渴,又饿。
这是背水一战,假如不能得到这份工作,他们都有饿死在这里的风险。
所幸一进入村里,就看见了村口的大字报,那熟悉的签名,让宋悦的心安定了不少。
宋悦:“甜甜乖,大哥去给你讨口水喝。”
他干涩着喉咙,自己也口渴了。
一路上也多番去别人讨水喝,但是不是每家都愿意给他们喝水。不过在这个渔村却意外地顺利,村民很和善。
村民甲:“小伙子,给。”递了一瓢清水过去,顺便逗了逗可爱的宋甜:“小姑娘长得真可爱。”说着,回屋里拿了两个大馒头:“给。”塞到宋甜手里去了。
早已饿得肚子咕咕叫的冬天,怯怯地说了声谢谢,然后抬头望着大哥。
宋悦感激地再次地慷慨的村民道谢:“谢谢,我们兄妹俩,好几顿没有吃饱了。”
两个馒头先给妹妹吃饱,宋悦并没有沾手。
村民:“你们是东边来的难民吗?”最近这事儿,在附近传开了哩。
宋悦:“是的。”家里就剩他们兄妹俩,父母都没了。
走了好些日子,悲伤的情绪早已被生存的压力盖了过去。他还有妹妹要养活呢。
村民:“真是可怜见的,也难为你找到咱们渔村来,嘿嘿。”他似骄傲地说:“我们渔村最近日子好了,要不我也舍不得拿两个大白馒头给你们吃。”
因为他家有三个壮年劳动力,一个月赚好些钱,在村里人人都羡慕。
宋悦:“那这不错。”他心情也好的,说明这渔村富裕。
村民:“你看到村口的告示了吗?去找郑娘子吧,叫她给你一份长工合同,一个月好说也有半贯钱。”勤快点的,还能有一整两白银呢。
宋悦点头,他确实是来找郑娘子,但不是为了长工合同,他在城里看到的是另一份告示,这村里没有。
他家以前是书香门第,祖上都是读书人,只是后来落魄了。依仗着那过得去的家底,父辈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其实日子也算潇洒的。
一场大水,却打碎了这份安逸,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噩梦。
带着宋甜告辞好心的村民,宋悦依照村民的指路,来到了郑佩云家的院子门口。
看见这么个小院子,宋悦开始有点怀疑……既然有能力,为何住得如此窘迫?
直到一个年轻男子来开门,他就放下了这份疑惑,因为对方的气势和外表看起来……都不是普通人,甚至令人有种压迫感。
陆宜修先看到的是一个落魄的青年,状态有些糟糕,但是勉强还能算整齐。后来打开一整扇门,看到青年脚边站着的小姑娘,手里还抓住半个馒头,他就动了恻隐之心,眼神柔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