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陈嬷嬷宽慰道:“也许是路上耽搁了呢?咱们不也走了两天吗?”
当初也是在路上过了两夜,眼下才第三日,着实不用担心。
“却想不出来有什么好耽搁的……”老太太仍然闷闷不乐。
更何况心里还揣着老大的事,也不晓得现在怎么样了。
老太太顿时有些后悔当初一气之下就走了,自己走了大儿不是更无法无天了吗?
她真是后悔不已。
“老太太。”红珠满面兴奋的进来禀告道:“三爷到了!”
“什么?到了?”老太太心里一松,这才露出笑脸来:“快快快,去帮三爷安置好。”
“嗯,郑师傅也来了,只不过,好像坐的不是咱们杜家的马车。”红珠很疑惑,把自己瞧见的老实告诉老太太。
老太太也疑惑,究竟是怎么回事?
“等他们过来再说。”
杜砚和郑佩云来到庄子上,第一件事便是来老太太跟前请安。
老太太瞧着他二人一起走进来,男的俊女的俏,顿时有些晃神。
怎么瞧着,就那么像两口子呢?
“给老太太请安。”郑佩云走进来,率先屈膝行礼。
“母亲。”杜砚喊了一声坐在上首的老太太,神情终于带着几分动容。
“好好,来了就好。”老太太连忙让他们二人坐下,着红珠去泡茶:“怎地路上耽搁了这么久?”
“让母亲担心了。”杜砚撒了个谎说,在半道上,马车坏了,两名车夫留在白水镇,等马车修好了再来。
“好端端的,马车怎么会坏了呢!”老太太有些劳气,迁怒了平时保养马车的下人。
“许是意外吧。”杜砚不愿多说路上的事,笑着与老太太问道:“母亲到这里可还习惯?”
老太太说:“瞧你说的哪的话?这就是我半个家,怎会不习惯?”又笑着和郑佩云道:“佩云头一次来,倒是要好好适应适应,这里昼热夜凉,晚上可要注意着凉。”
“听老太太的。”郑佩芸守在一旁,笑得温柔可人。
没她什么事儿的时候,她就那样守着。叫到她的名字,必会第一时间给出反应。
老太太就喜欢她这一份老实安定,又会善解人意,再没更好的了。
“你们舟车劳顿,好生回去歇着吧。我已叫人把厢房收拾出来,佩云就住在我院子里吧。”想了想,老太太这样安排道。
“是,老太太。”郑佩云毫无意见地应道。
庄子里一年四季都有人看着,这些人都是杜家老人,伺候惯了主子的。
所以杜砚未曾从平城带人出来,因为到了阴山,也不愁没人伺候。
不过躺在环境优雅舒适的书房内,他倒是有几分怀念这几日伺候自己的人。
以后只怕,都没机会了吧。
因她不是自己的丫鬟,也不是自己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