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银楼风波(1 / 2)

杜敬羲这话说得可是有点过于自信了,古人不是十分讲究含蓄与谦虚的吗?

再一看被夸奖的主人公杜三爷,他竟然也但笑不语,并不阻止侄儿这般推崇自己。

“这么看来,三爷的丹青之技,确实一绝?”郑佩云就笑道:“那正好,如此一来羲少爷送给老太太的寿礼就有着落了。”

“怎么说?”杜敬羲歪头问道,双眼闪亮亮。

郑佩云想了想:“三爷且画一幅童子贺寿图,就是胖嘟嘟的小童抱着寿桃哪一种。”

说完就看到杜敬羲红了脸,难为情道:“怎么是小童?还得胖嘟嘟?”

“哦,这只是个理想,三爷想画得肖似你小时候,也是可以的。”郑佩云说道。

“佩云姑娘想借我之手,帮羲儿准备寿礼?”杜砚眼中闪烁着怀疑,真的有这么简单?

“需要三爷伸出援手的地方就只是画画而已,后头还有难处呢,需要羲少爷自个动手,这样才显得有诚意,是不?”郑佩云其实是这样的,让杜敬羲自己制作一幅珠绣。

虽然不够珍贵,但是胜在新奇,给老太太看个新鲜。

“怎么个动手法?佩云姑姑到底想做什么?”杜敬羲迫不及待地追问。

“不忙,咱们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完。”看见伙计来了,郑佩云收起心思,把伙计收拾好的原料,略略检查了一边,发现没有漏掉的,原料的成色也不错,就付钱。

当然付钱的是杜敬羲,这些原料说好买给他练手,当然不会是郑佩云出钱。就算是郑佩云出钱,也是话公中的钱。

调香是一种烧钱的活儿,原料的价格也不容小窥。

非富家少爷,消费不起这种烧钱的消遣。

“接下来可去银楼,买一些合用的穿心珠子。”

不知道郑佩云为什么这样提议,不过杜家两个男人没有异议。走出制香阁之后,把马车留在制香阁的门前放着,三个人带着两个书童不紧不慢地走向银楼。

两家铺子离得很近,伙计也都相熟。

只不过杜砚和杜敬羲很少踏足这里面,今天终于来了一次,而且还带着以为貌美的姑娘,伙计一看就知道生意上门,笑得越发热情。

“两位爷,姑娘,想看点什么?簪子还是耳环?”

“你这儿有穿心珠子吗?要小粒。”郑佩云的视线在周围瞧了一圈,好像没有。

伙计为难地说:“珠子倒是有,但是没有穿心的,不过咱们这边有工匠,您是个什么要求,能做的肯定帮您做到。”

郑佩云便道:“那就把个头最小的珠子拿来给我看看。”

“好嘞。”伙计马上去拿。

杜砚和杜敬羲站在她旁边,默默不语地看她想做什么。

不一会儿伙计拿着两个盒子回来,放在柜台上一一给郑佩云打开:“姑娘,本店就数这两色珠子个头最小,你看着合不合用?”

两盒珠子,一个是红玛瑙,一个葡萄紫,水头很不错,成色也都均匀,只是稍显大颗,跟现代珠绣用的珠子大上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