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码头的光,这镇上也是十分热闹,临春原本以为不过是个乡下小镇,倒是没想到竟有这般热闹。
一条街、两条街、三条街,俱都热热闹闹的,酒楼、茶肆、银楼、当铺、金银铺、药堂、生药铺、果子铺,还有各式各样的店铺,热热热闹闹的整整开满了三条街,而且临春瞧着街上的人也不少。
就这样,方寡妇还告诉临春,说如今还不是赶集的时候,等到了赶集的时候,人比现在还要多上几倍。
这么热闹?临春顿时心生向往。
方寡妇看她一脸神往,忍俊不禁又有些心酸,“往年咱们家还有些钱的时候,还经常往这镇上来,不过你那时候还小,怕也早不记得了。后来等你大了些,咱们家也就破落了,就再没带你们姐弟俩往这镇上来过。”
临春见她面上又流露出些愁苦的意味,知道方寡妇必定是回忆起什么不美好的事了。
也不愿她费神再去想过去那些不好的事,临春连忙笑道:“如今咱们不是有钱了吗?日后还会有更多的钱,到时候还不是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也是!
方寡妇从来不是自怨自艾地性子,临春这么一说,她也不再去想那些不好的曾经,就指着前面问临春,“咱们先买啥?你可是掌家人,掌着咱们家的钱袋子,这该买什么花多少可都是你说了算。”
说到后来,还是忍不住调侃了临春一句。
临春翻翻白眼,厚着脸皮笑道:“我掌家才好呢!我手头松快,想买啥就买啥,跟着我才不怕没肉吃没汤喝、没新衣裳穿!”
说完,赶紧嘻嘻一笑就往前跑了。
这话说的,方寡妇心里过了几遭这才反应过来临春话里藏着的意思。
好家伙,这丫头是拐着弯说从前自个掌家的时候,家里没肉吃没汤喝、没新衣裳穿吧?
真是,居然调侃起自个的亲娘来了!
摇头无奈笑了,方寡妇眼见临春进了一家布庄,赶紧也跟了进去。
临春今儿个想买的实在多了,首先想买的就是布料和棉花。
天晓得,穿的差也就算了,可这睡觉盖的被子和垫的褥子里头的棉花硬得都跟石板差不多了,这睡觉不是睡觉是受罪啊。
见有客进门,布庄的伙计立刻就迎了上来。
虽说临春身上穿的差,补丁打补丁的,人看上去也就是个黄毛丫头,可这里到底也只是个乡下镇子,伙计倒也没养出什么狗眼看人低的毛病,见有客人上门,倒也十分殷勤。
临春也没想要多好的料子,如今虽然身上有了点银子傍身,可她要买的要干的事还有的要花银子,自然是该花的花、该省的也得省。
一说了自个要的料子,那伙计立刻就转身去柜台里头抱了几卷布出来,“这几块布,虽是粗布,可颜色耐脏也经磨,咱们庄户人家也不用讲究那什么,依我说实惠就好。”
这挑料子,临春自然不懂,不过不是有个懂行的方寡妇在吗?
方寡妇前脚刚跨进店门,就被临春拉着挑起了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