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1 / 2)

尚书令 十月清槐 1766 字 1个月前

托人带了粘合剂回来。

这一桶粘合剂几乎是掏空了附近村庄的存货。

粘合剂是用鱼鳔熬制胶水,配以石灰及黏土混合而成。

小小的一桶,**灰白,用手晃了晃,粘.稠的**几乎没有流动性,成胶状。

重新抬了两担的泥浆回营地。

这回是凌将军亲自带人送来的泥浆,他并没有着急离去,而是就势坐下。

“别有压力,我只是看看能不能帮上你们什么忙。”

凌将军疲惫不堪地揉了揉太阳穴,肩头深深地弯曲着,由心而出的苍老油然而生。

我没客套,直接动手开始捏合起来。

一勺软泥,配上半勺的粘合剂。

这粘合剂的作用极强,流水一样的软泥搓合两下便有了模样。

将软泥搓成块,垒在一起,用大鼓风吹机不断地吹干。

外面阴雨绵绵不绝,不能借助自然风干和晾晒,只得人力推动了。

几名士兵帮忙摇扇,又架了风机在帐篷里,好容易让这些泥块表面不再软糯,而是成型结块了。

“这样就可以了吗?”

凌将军有些激动地起了身,一只手抬起有些小心翼翼地,又不敢用力似的,轻轻抚摸着这片泥块墙。

“我...我可以摸摸?”

“当然可以,凌将军请便。”

我擦了擦头上的汗,示意凌将军可以多用些力气,毕竟这泥墙做出来若是连一个人的手力都禁不住,如何能抵挡风雨攻击。

凌将军得了我的许可,便蓄力,手臂抡圆发出十足的力气,大喝一声:“啊呀!””

掌心带着疾风刮向地面上垒砌的泥墙。

“砰——”

一声闷响后,泥墙纹丝不动。

凌将军带着一丝欣喜的眼,快速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接连地劈下十几掌。

承受了这样霹雳的袭击,泥墙甚至连块泥渣都没有掉落。

军营里的士兵们互相抱在一起,彼此欢呼雀跃着。

“好好好!”

凌将军“哈哈”笑着,大手一挥拍在我的肩头,痛得我双膝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当初严侍郎把你带来,我看你弱不禁风的样子以为是个绣花枕头,没想到倒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怪我眼拙以貌取人了,小公子年纪轻轻没想到却是个人才,真乃我金舜之喜!百姓之福啊!”

凌将军的笑容带着江湖人的爽朗劲儿,大大咧咧地丝毫不避讳,一只手将我拉过去,大手一挎,将我揽在肩下。

“小兄弟,这河堤若是你真能建好,那可解了我燃眉之急,我凌某感激不尽!”

“啊...不...不敢当...凌将军...”

我缩在他的臂弯下,犹如一只小鸡崽子一般,凌将军的大氅几乎就将我淹没其中,只得垫着脚挣扎地回话。

严决明从帐篷外端着鸡汤回时,见我在凌将军的臂弯中,几乎跳着脚地冲了过来。

“喂,干什么呢!”

鸡汤也不要了,严决明身形一闪,我刚刚还看他站在帐篷口处,眼一花便将我拉出了凌将军的禁锢。

“哈哈哈...严老弟,怎么还做起了伙夫?”

凌将军看着洒在地上还冒着热气的鸡汤,“呵呵”地嘲笑:“没想到严侍郎还有这手艺呢。”

严决明却无意与他玩笑,气哼哼地挡在我与凌将军中间,面色不善。

“说完了没,说完了赶紧走,耽误我喝汤了!”

凌将军爽朗一笑,丝毫不在意严决明糟糕的态度,背着手准备离去。

“等一下!”

我叫住凌将军,从严决明身后钻出,道:“这一桶粘合剂的成本是多少?”

凌将军一愣,想了想道:“也没花几个钱,老乡们听说是要修筑河堤用,都是自发捐赠的。”

“那如果按照市面价值算呢?”

“...估摸...估摸十几两吧,鱼鳔贵一些,市面上也少。”

我的脸色沉了沉,与严决明彼此交换了复杂的神色,默不作声。

“怎的了,小公子?”

“成本太高了。”我低声道:“不过做试验这半米高的泥墙就用掉了三分之一,若是长长的河堤架起来,千百桶都挡不住。”

“那...也不过万把两的银子罢,朝廷不差这个钱应该。”

凌将军摸不着头脑,向严决明道:“怎么,工部这点钱都批不下来吗?”

“不是钱的问题,”我摇头,指着粘合剂道:“是从何处寻来这成吨的鱼鳔。”

“......”凌将军哑口了,他呆呆愣愣地,才后知后觉问题的所在。

“我...我再派人去收收,说不准还能凑些。”

“亚子,若是不用粘合剂,还有其他法子可以备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