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觉得言谈举止倒还不错,且十分喜爱读书。
这些日子,她少说也往他那儿送了几十册书过去。
听闻他倒是很沉得住气,有吃有喝,地方安全,能看书消遣时光,便不会给她惹麻烦。
还有就是时不时会打听他那几个护卫的情况,着实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秦骁煜知道她真正想要问的是什么,轻轻叹了口气。
“你可明白,若不是收到了恒王的书信,我是绝对不会想到他也会逼到走投无路这一日的。”
将她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后,他轻轻抚摸着祝晚棠手掌心那细细的茧子。
知道自己不在她身边这段日子,她肯定又操劳了,更加心疼。
“那你倒是给我说说啊,别卖关子了。”祝晚棠温柔地靠在他肩膀上,感受着难得的暖意。
“我以前虽说和子再也没见过几面,但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觉得他人还算不错。”
如果他们之前的猜测当真没有偏离,恒王在书信上写的也是真的,陛下召集那么多皇室宗亲是为了另择贤能,已经没打算考虑日后要立五皇子为太子的话,只怕子冉也是在陛下考虑的人选当中。
唯一让他们觉得有些难办的就是子冉还小,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
多年来,恒王一直与世无争,手上权力不够,王妃似乎也很谨慎。
若是陛下当真定了子冉为看中的太子人选,若是五皇子或者齐王等等手中握有实权的发难,也不知他小小年纪,究竟能否应对。
说到这个,她也有些遗憾。
秦骁煜将她担忧的事情都给细细听了进去后,感慨道。
“不怕跟你说一句实话,在皇族的宗室子弟当中,真正让我看好的人不多。大多都是靠着家族荫庇,成了京都有名的纨绔子弟,实则各项都拿不出手。我也不得不承认,子冉确实是年轻一辈当中难得的好苗子。”
皇室中人大多数都是心高气傲的,往往会一代不如一代。
“子冉已经算是难得的歹竹出好笋的典例了。”
倒不是他攻击恒王的为人,而是多年来恒王的确小心谨慎得过了头。
他甚至都不清楚恒王那老好人的模样是本是如此,还是多年来装出来的,已经习以为常了。
将一张面具长久地扣在脸上,只怕到了后头便不知那真正是面具,还是自己的脸皮。
但子冉小小年纪就能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虽说不比其他的宗室子弟爱耀武扬威,经常在京中行走,结交友人,但无论学识还是人品,性格都是极好的,这一点他可以打包票。
的确是难得的仁君苗子。
若是陛下当真要选择合适的继承人,他觉得子冉倒是还不错。
祝晚棠对他说的自然是深信不疑,但还考虑着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既然陛下有这想法,但恒王却千里迢迢地将儿子给送过来,难不成他是当真没想过要让世子领受陛下的好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