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锦不解道:“那要是亏本了可怎么办?”
掌柜的笑呵呵地说:“想必你们是刚来吧?你们不知晓,在这东阳府做生意啊,齐王会自己补贴银钱的。”
苏锦锦谢过掌柜的解惑后,便又回了驴车旁,将这些都和杨景安说了:“没想到这齐王还懂得用这一招,米价是最能反应地方的稳定性的了,齐王自己补贴使米价趋于平稳,最能稳定人心。”
杨景安也不免感慨:“是啊,若是百姓连米都吃不起,更遑论安居乐业,齐王这番做法,确实仁善。”
杨老婆子倒是没心思管这些,只愁着一张脸说:“这东阳府看起来如此气派,也不知有没有好的大夫啊。”
杨景安却安抚说:“奶奶,若是东阳府真的适合定下来的话,没有大夫也没关系,等以后再说也可。”
苏锦锦知道杨老婆子还是很担心杨景安的腿的,但若是大家都决定在东阳府定下来,杨老婆子肯定也不好说让他们一家再继续往京城走。
这般想着,她便开口:“或许城里没有,但齐王总认识些能人异士什么的,说不定以后就有机会呢。”
杨老婆子倒觉得这话在理,这才点点头,放下了心。
大家伙儿又沿着街道逛着东阳府,苏锦锦看着这繁华的府城,倒觉得以后若是和离了,她也可以选择在这里定居。
杨家村的村民们也都很喜欢东阳府,尤其是东阳府的物价对于大家来说十分合适,在商议过后,杨里正就带着大家往东城门行去。
众人走到东城门的时候,才发现吴家村的也已经早就在那了,杨里正立马走上去问:“吴里正,你们村的是怎么决定的?”
吴里正乐呵呵地说:“我们村的都决定留下来咯,刚刚已经都登记了!而且啊,同村的都会安排在一起,这样大家伙儿也好有个照应!”
杨家村村民们听到这个更是放下心来,杨里正立时就排队做了登记,而那登记的官吏得知杨家村和吴家村相熟后,更是直接将两村人安排在了一处。
杨景安不由感慨:“想不到东阳府竟如此为我们这些逃荒的人着想。”
官吏连忙开口:“这都是齐王吩咐的,齐王说逃荒的百姓已经很吃苦头了,我们能给些便利便该多给些。”
杨景安长叹口气:“难怪都说齐王仁厚治下,看来所言非虚。”
苏锦锦挑了挑眉,心说那当然,要不然齐王最后能成为一代明君?
安置好地方后,官吏给了凭证,又指了路,大家伙儿便赶紧收拾好出发了。
官吏安排的地方是东阳府东南边的平安县来福村,众人的脚程都比先前要快上了许多,毕竟走了这么久,大家伙儿都想早点安置下来。
直走到日暮西山,大家总算到了平安县,递了凭证后,县令便道:“来福村的村长今日刚好来了本官这里,便让他带你们一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