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欢欢和宋启源走后,两人的日子那是越过越好了。
高夫子看重他,让宋启正写村志,韩雪云重开了医馆。
大家听说医馆重开了,纷纷来瞧病,尤其是女患者。
第一天要不是有三个孩子帮忙,韩雪云怕是都忙不过来了。
晚上时,韩雪云看见了熟悉的身影。
宋启正提着灯笼,自夜幕中踏步而来。
“发什么呆呢,回家了。”温润如玉的声音自耳边响起,伴着清冷的墨香。
韩雪云回过神,脸颊红红,看的三个孩子捂嘴偷笑。
打了一下宋启正,快步走到前头。
宋启正无奈的轻笑,牵着孩子们快步跟上。
日子一天天的过,越发有种蒸蒸日上的感觉。
韩雪云的医术被越来越多人认可。
去镇上走街串巷时,总能听到一些女子说她医术高明,若有什么羞于启齿的隐疾,大可去看,一视同仁。
在茶楼喝茶,偶然也听到有男子讨论这韩大夫,那真是妙手回春,骨头脱臼之痛,深可见骨之伤口,人家咔咔两下就能给归位,治带血的伤眼睛都不带眨的,下手利落,不到几分钟就好,当真是神乎其神。
每当听到这些传言,韩雪云都会低调的扬起嘴角,在多听几分钟。
晚上累时,三个孩子也会贴心的帮他们烧好洗脚水。
每当泡上脚,韩雪云都会感慨一声,小日子真是舒服极了。
当然,也会收起自己的小表情,保持好形象。
毕竟身边还有个帅哥呢,自己可是美女,丢啥不能丢了脸。
这些小表情宋启正怎会没注意到,她看过来时,低头认真看书。
她若没看过来,就瞧上几眼,瞧见她笑时的灵动,偷笑的娇憨,宋启正都会忍不住心痒痒,眸子也被晕染了层层笑意。
这几日医馆终于没那么忙了,韩雪云便提提前两个小时关业,然后去书院接宋启正。
去书院的路上,听得几位妇人聊着村中事。
“真是奇怪,最近村里的鸡蔫的很,不吃食不打鸣,要是真得病了,杀都不敢杀,吃都不敢吃。”
“可不是,我院子里有五十只鸡,现在一半都蔫了吧唧的,也不下蛋,也不吃食,本来都抓出去卖了,人家根本不敢买。”
导致鸡这样的原因有很多种,韩雪云本不想注意,习惯下还是留了个心眼。
到了书院,韩雪云静等宋启正下学。
“宋公子,我有几道文不会,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看一下。”
“你更需要夫子。”说完匆匆离开。
他着急回去,马上医馆就要关业了。
等走到门口,看到正笑意盈盈的韩雪云,宋启正愣了一下,快步走过去。
“你怎么来了?”
“医馆不忙了,就提前关业,找你一起回家。”
“你很累了,回去要多多休息。”
“俗话说得好,闲时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宋启正笑了笑,她总是能蹦出这些古灵精怪的话。
路上,韩雪云问村志写的怎么样了,宋启正便回了一些村志的内容和进程。
听着听着,韩雪云就晕了,实在是听不懂。
于是两人便聊了一些日常,还有医馆的事,当然大部分医馆的事,都是宋启正主动问起的。
他很想知道关于韩雪云更多的事情,多了解她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