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薇晗把纸张放到桌子上,问:“二婶,您治疗多久了?”
门外,沈东平和赵志,孙勇起身走远了。
韩氏回答说:“有四年了。”
韩氏成亲六年,第一年没有怀孕,因为村子里也有第二年才怀孩子的,再有丈夫宽慰,韩氏也没去看郎中。
第二年还没有,沈老太太动不动就骂,虽然丈夫护着,可韩氏心里也着急啊,这就去看了郎中。
距离现在,镇上的郎中都看个遍,结果都一样,可苦药汤喝了一副又一副,一点效果都没有。
董薇晗又问:“这是近期的诊脉结果吗?”
“嗯”韩氏点头。
董薇晗微微蹙眉,“药,您一直没断吗?”
韩氏面上一窘,“汤药实在太苦了,喝的我闻着味就吐,断断续续喝的。”
“中医说的身体有寒而导致的怀不上孩子,是由于寒凝血淤引起的血脉不通,这是一种实寒,并不是一定会永远怀不上孩子,可以调理。”董薇晗解释。
韩氏仿佛看到了希望,忙追问:“那该怎么调理?”
“中药您不能断,更不能因为闻着味就吐而断断续续的喝,还有,在癸水前后还有来癸水时,不要碰和吃喝生冷的东西,例如冷水,就算是夏季您也不能碰,并且要调节生活方式,平时多运动让血脉畅通,但也不能劳累过度,其次,冬天可以进行食疗,同时肩颈,背部,腰部和关节在冬天也要做好防寒,因为女人这些地方都容易被寒凉侵袭,寒气直逼女子柔弱的身体,很容易形成宫寒。”
“薇晗,你的意思是现在只要喝中药,不摸冷水,不喝冷水就行了,是不?”
董薇晗想了想,这古代接触到的寒性食物真不多,也就没韩氏忌口,她回答说:“差不多吧,对了,您还可以喝些红枣姜茶,别冲泡,要喝熬煮的,经过熬煮的生姜发挥效果更好。”
“薇晗,红枣姜茶你教我怎么煮,至于冬天的食疗,到时候还得麻烦你。”
董薇晗没有推辞,还不忘叮嘱:“这些都没有问题,只是寒气不是一天两天积攒出来的,驱寒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总需要个过程,这期间您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压力大会导致您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假如经过半年或者一年调理好身体,可由于紧张也会出现不怀孕的状况。”
韩氏下定决心,婆婆在找她叨叨的时候,她不能自己生气又愁眉苦脸,坚决不能钻牛角尖。
笃定了主意,韩氏就想着快点调理,她站起身,说:“薇晗,你说的我都记住了。嫂子,我这就去铺子里和昌志说一声,你和大哥先回去就行,不用等我,下午我和昌志一块回去。”
鲁静云道:“嗯,你路上小心。”
-
韩氏走了,鲁静云才向董薇晗问起了沈牧良,还把自己为啥会问给解释出来,“你二婶之前来找过你,只是你的不在,宋氏说你去了涠洲。她回去就跟我说了,我这腿能下地走动,就过来问问。”
这时,沈东平的声音传进来,“都说儿子会有了媳妇忘了娘,果真不假,捎信回来,也不知道给家里送一封,还得咱们亲自跑一趟。”
鲁静云往外面瞥了一眼,要不是清楚知道沈东平很在意自己,鲁静云真怀疑沈东平是在挑拨她和董薇晗的婆媳关系,趁机搅黄俩孩子的亲事。
鲁静云握住董薇晗的一只手,说:“剿海匪,新兵一定会训练,不然水上作战不适应就是丢命的代价,牧良能抽出时间写封信已是不容易,伯母懂,薇晗啊,别听你伯父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