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运气好(2 / 2)

结果,他的运气真是好,娶个媳妇还是个不张扬的‘有钱人’,尽管和翟家没法比。

可店铺就开了三家,不管是青州还是平川镇,生意都很红火。青州城东区还买下大宅子,这些和寻常人相比,拥有的钱财已经很多了。

更重要的是,董薇晗还有个读书中举的叔叔,过了年就去盛京参加春闱。

回去后,他需要和老爷夫人仔细说一说。

沈牧良不知道阿武吃汤面的时候还想了那么多。

他让高义招待阿武,待阿武吃完先别走。

然后,他离开食馆,赶着马车去了耳胡同找钱广兴。

领过来的孩子们已经出徒,因为还未向其他州城安排,他们现在都留下来帮着钱广兴和钱广旺。

花生吃食已经不会出现供应不上的情况,钱广兴和钱广旺两兄弟也不用没日没夜的熬着赶工了。

三种花生吃食,沈牧良各要了五十斤,正要掏钱时,钱广旺阻止了他。

“沈兄弟,花生你直接拿走就是,不用掏钱。”

沈牧良把银钱塞到钱广旺手里,“花生是大家辛苦做出来的,我哪能白拿?而且这是生意,要是沾亲带故的人都不用花钱,那还赚什么?这个先河可不能开,该多少就多少。”

钱广兴很满意沈牧良的态度,银钱便收了。

古代没有不透气的塑料袋,董薇晗担心布口袋透气,时间长花生会不脆,便直接用坛子装。

钱广兴帮着沈牧良将装着花生的大坛子搬到了马车上。

与钱姓兄弟拜别,沈牧良赶车又去作坊。

钱姓兄弟目送沈牧良赶车离开。

哥俩商量着过两天再把账册拿去给董薇晗看,先让她休息缓一缓。

到了作坊,沈牧良先去见董泽瑞。

沈牧良还没成亲就带着董薇晗去涠洲,钱氏知道后很不高兴,连带着董泽瑞也被教训一顿。

说他在镇上住着,居然连堂妹出远门都不知道,对堂妹一点也不关心。

董泽瑞乖乖受训,他倒不担心董薇晗的安危,可到底对董薇晗的名声不好。

他上午去过双晗食馆,没等到人,这才回了作坊。

没想到临晌午,他们就回来了。

董泽瑞想想董薇晗和沈牧良的关系,男方要是讨好舅子,沈牧良现在就该嘴甜的喊他一声堂哥呢。

为此,董泽瑞嘱咐起沈牧良没有了心理压力,他说:“沈大哥,我堂妹胆子大,做事有主意,可你也不能太由着她,像这次一走就是一个月之久的远地方,你还是劝劝她,让她别去。”

沈牧良一进门就听到董泽瑞叨叨,要说得话登时卡在喉咙处。

他眼睛眨眨,心道:果然,和董薇晗单独相处是要付出代价的。

等到董泽瑞说完了,沈牧良很诚恳地回道:“行,再有这种事,我会劝她。”

只是薇薇听不听劝,那我不能保证。

沈牧良暗搓搓在心里默默嘀咕。

董泽瑞心情甚好。

第一次体验到训妹夫的感觉。

嘿!还不错。

沈牧良看着董泽瑞当着他的面笑得得意灿烂,心梗了下。

这么明晃晃仗着堂哥的身份翘起了尾巴的得瑟样子,过分了啊。

沉吸一口气,沈牧良忍了,装作没瞧见,说了来意。

现在作坊猪肉鸡肉等供应足够,做活儿的人已经分成两班做事。

做吃食的师傅也在赵启辰的安排下教了徒弟,不管是作坊自卖还是供应食馆酒楼,都忙的开。

作坊卖的卤味吃食,沈牧良每一样都买了二十斤,也是装进坛子里。

现在天气寒冷,不用担心捂坏了。

过了称,入了账册的吃食装入坛子里,又一坛坛搬出去放到马车上。

马车很快就被坛子码满了。

作坊的规矩,不管谁买,都要付钱。

他们做东家的更要以身作则,真有那不长眼的亲戚厚脸皮过来想白拿或者赊账,雇佣的卖吃食的人就能有底气顶回去。

董泽瑞没与沈牧良说客气话,将银钱收了,说道:“告诉我堂妹,我明天过去看她。”

沈牧良点头,赶车往双晗食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