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舌战群雄(1 / 2)

虽然大家都觉得四皇子是在意料之中,但众人依然在朝堂上掀起一番轩然大波,四皇子年龄尚小,仅仅八岁,别说料理国家了,就连自己生活起居都还需要宫女照料提醒,这样的稚童怎能继承大统?

皇上见众臣此番喧哗吵闹,各个都对他的决定多有不满,他心中也渐渐地厌烦了起来,身为一国之君立储之事竟然还要受到他人的挑拨,实在令人有所愤怒!

骆寒宵很淡定地站在人群中,四皇子是太子这件事情他早就已经知道,自然是没有很惊讶,他在想办法给皇上解围。

“大胆!朝堂之上怎敢妄自喧哗?!”小和子见皇上脸上多有愠色,冲着满堂的大臣吼了一嗓子。

群响毕结。

可依然还有窸窸窣窣的讨论声,嘀嘀咕咕地似乎在说着自己心中的不悦。

“朕已经决定了,众臣只要记住便好了。”皇上冷着脸再说了一句话。

大殿上并没有人回复皇上的话,顿时间气氛坠入了冰点,众人都觉得无比地尴尬。

“四皇子年纪尚小,心智尚且还没有发育完全,怎么能够担当如此大任,”一个文官站出来将众臣心中的话讲了出来。

顿时间朝堂上一呼百应,众人纷纷表示自己的不满。

皇上坐在龙椅上,看着这群大臣们的不满气得吹胡子瞪眼,虽然他已经知道一旦将四皇子立为太子这个决定说了出去,就会遭受朝堂上大部分人的反驳,可他也没想到这群迂腐的大臣会是这样难缠的角色。

顿时间大殿再次变成菜市场般嘈杂的情形,小和子将嗓子吼哑了众人也不曾停下来。

骆寒宵依然还是一副心如止水,皇上没辙了,连忙向他投出急救的眼神。

骆寒宵心领神会从大殿前站了出来,众人看着如今正因为加官进爵而被推上风口浪尖上的骆寒宵如今站出来了,大家都像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骆寒宵顿了顿,并没有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到众人声音的回声在大殿中消散了,他才缓缓开口,“年纪小并不代表能力会不足,同僚们可都要学会深谋远虑啊。”

这一句话顿时间又将满堂的人激起来了,骆寒宵一个武官,世代都是从军营里混出来的,如今竟然和满堂的文官谈深谋远虑,实在是令人耻笑,真可谓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

环视了一周,骆寒宵自然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他虽然因戍守边疆而被封官,可也是饱读诗书的人,若当初他去参加科考,指不定也能得到些名次,这些文官仗着自己是从科举之路上一层层被选拔.出来的,就轻视武官们用血肉之躯拼搏来的功名,实在是可笑!

但骆寒宵现在还没有功夫和文官们谈论这些事情,他要讲理,要让满堂的文官都对自己的说理感到心服口服。

他咽了口口水,手也藏在袖子中,紧紧地握成了一个拳头。

“一群文官,读了这么多的书,竟然没有一个人做出正确的决定,”骆寒宵在众臣面前游**着,就像是书院里的先生训斥着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一般,“还记得太.祖当年六岁登基,贤顺皇太后垂帘听政亲自教着太.祖处理政务,不管大事小事,都细致入微,太.祖聪明好学一点就通,每过多久就能够独自处理政务,当时他也才仅仅是一个十一岁的孩童。”

众臣听骆寒宵将太.祖的例子拿出来了,顿时间没了个声响。

“当今皇上勤政爱民,必定能成为太子的榜样,贤顺皇太后一介女流之辈尚且能够将太.祖培养成一个盛世明君,皇上如此聪慧又怎会有问题?”骆寒宵一句话将了众臣一军,朝堂上这才变得彻底安静下来,没有人再敢有其他言语。

正当骆寒宵以为事情已经板上钉钉的时候,人群中又钻出一个文官。

“太.祖年轻聪慧机敏过人,常年养在太上皇的身边,而又身强体壮,故能担当大任,如今四皇子一年中有半年都病着,别的不说,身体方面就不能够和太.祖同日而语。”

一针见血,骆寒宵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真不愧是文官啊,想要糊弄过去实在不容易……

“你怎知四皇子如今身子不好?可是想要诅咒皇室中人,你居心何为?!”骆寒宵大喝一声,可那个文官依然坚持不懈,所谓的文官清流难道就是像此人一般只认死理不知变通的吗?

骆寒宵从心里为他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