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假装上班的日子(1 / 2)

八月第二周起,公司开始陆续有人离职。他们当中有人是发薪第二天就走,八成是早就谈好了下家;有些是早对公司有所不满,嚷嚷着要走的,这回遂了他们的心意。到第四周,离职的人少了,一切似乎又平静下来。

在此期间,有几个公司的人力在线上找鲁子敬聊,但也仅仅是初步了解情况,并没有发出面试邀约。鲁子敬有点不平,想我堂堂资深专业城市规划师,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拿不到?他翻了几篇招聘网站上的文章。35岁是道坎,且不说公务员不要35岁以上的,很多公司也不招35岁以上的新人,除非是中高级管理或专家级人才。专家不敢当,连中级管理人才都不是?他有点后悔没有早点跳出去跃入中层;在昭阳四年,始终卡在科长这一级上,错失良机。

至于办公室里的个人物品,鲁子敬的东西本就不多,大部分都不动声色地清理掉了,剩下的找了个包一装扔在车后备箱里,随时拉走。

几天后,赔偿到账,如数支付。鲁子敬稍稍心安。有了这笔钱,至少到年底是无忧了。同事们们陆续知道他要离开的消息,很多人私底下对他说没想到他会走,纷纷表示惋惜。在大家面前,鲁子敬表现得很豁达,说老二马上要出来了,先当一段时间的全职奶爸,等来年再战江湖,还请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吃了顿饭。

九月二日,周一,幼儿园开学,鲁越开开心心地成了一名大班小朋友。鲁子敬也主动接过了送鲁越去幼儿园的差事,先骑电动车送她,再去上班点卯。鲁越特别开心,说最喜欢爸爸送。鲁子敬心生感慨,小孩子其实很容易满足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能让他们开心很久,送到后还依依不舍,非要拥抱一下才肯放他走。

九月五日,鲁子敬拿到了在昭阳的最后一笔工资。

此后就开始假装“上班”——每天八点多吃完早饭准时出门送鲁越去幼儿园,下午六点出头准备回家,其实是在外面晃**一天。

关键是八点半到五点半这9个小时干什么?

明确能干什么之前,首先得先想好不能干什么。肯定不能在家附近晃悠。不管是小区旁边的学校,还是距离两站地的超市、江边小广场和湿地,都是马红英的活动区域,碰到就尴尬了。还有交通、吃饭等等细节。不管待业多久,在隐瞒事实的这段时间里,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送鲁越到幼儿园后,鲁子敬骑着电动车慢悠悠的转到大学城的教学区与宿舍之间的购物广场。今天周二,上午半价啊!停好车,拿出手机,兴冲冲的挑了本电影,接近两小时,看完正好中午,直接在美食城吃饭,嗯,半天解决。

唯一的不好是没地方午睡。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在昭阳四年,早就养成了每天中午睡四十分钟的习惯。现在连躺椅都留在昭阳了,只能忍痛抛弃这个养生的好习惯。

看完电影,吃完午饭,路过一家小书店,饶有兴致的进去。这是有多少年没进书店了?看着书架上一排排的各类书籍,阵阵油墨清香让他倍感亲切。前面是畅销书,一侧是虚构娱乐类,一侧是非虚构,最里面是各种专业和工具书。关键是有空调,舒服。

鲁子敬自问看书不少,从名著到网文,只要精彩,来者不拒,既没有只看纸书不屑网文的清高——那些包着纸书的人又有几个是真的把书读进去不是装模作样的用来装逼呢?也没有因为看了几百上千本网文而看不进出版书。不过有一件事是切切实实的,手机上,或者说在数字产品上,真的特别适合追网文和看小说;而那些非虚构的著作,用来学习的,确实是看纸书才能让人静下心来,效果更好。

一个下午就坐在小书店的沙发上度过。沙发的位子很好,离书架不远,前面有个小茶几,能看到落地窗,又不容易被人注意。店员不管,老板不在,没有推销,也不问买不买。鲁子敬喜欢这种安安静静放松的感觉,甚至有一阵还抱着书睡着了。

假装上班很累的。

半年来多少事情,他都要扛下来。他是男人,不能表现得软弱。姜小柔是个好妻子,三观一致。即便离职了,接受了当全职妈妈的现实,可看得出,她很不愿意,只是没办法,只能屈从于现实。所以他不忍再给她增加压力。

只有在没人认识他的地方,在没有任何利益纠葛的地方,他才能放下伪装,心无旁骛的睡上一觉。睡醒之后,刷刷手机,看看招聘信息,有没有新的消息;哪怕是坐在那里发呆,看着偶尔进来的顾客,都觉得是惬意的。

之后几天,每天午后他都会来这里,先找一本完全不感兴趣的书,坐在固定的位子上,翻看几页就会睡去。店员换过好几个,看起来都很年轻,大概是附近兼职的大学生。不管是谁,都不问也不赶。

鲁子敬喜欢这个地方。

失业第二周,鲁子敬依旧优哉游哉地过着无业游民的日子。上午到处闲逛打发时间,中午换着地方吃饭,吃完饭就到小书店午休看书。在电子书兴起、网上买书极为方便的时代,除了新华书店和大型书城,居然还有这样的小书店存在简直是个奇迹。

每个奇迹都维持不易,老板要么超有钱不在乎一年上百万的成本,要么就是超有情怀就喜欢开个书店娱乐同道中人,或者兼而有之。

今天是中秋,鲁子敬决定为奇迹出一份力。他走到前台,问能不能办卡。

“办卡?”年轻的小姐姐有点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