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生命垂危(1 / 2)

就在这时,急救室灯亮起,门开。

鲁振国被推出来,架子上挂着血袋。

医生一脸疲倦:“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还没过危险期,要输血继续观察。”

鲁子敬:“医生,到底怎么回事?”

医生:“食道血管破裂,大出血,再加上他已经是癌症晚期,短期内肯定是回不去了,你们要做好准备。现在先输血。”

由于是急救,暂时没有病房可以安排,鲁振国只能躺在急救室旁边的观察室里,脸色比第二次介入出来时更差。

杨美华去缴费办手续,鲁子敬留下来陪护。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血袋里的血一滴一滴进入鲁振国体内。鲁子敬揉揉脸,食道破裂大出血,他后悔给鲁振国过生日了;老爸贪吃,一高兴就管不住嘴。真要因此有个三长两短,他会自责一辈子。

杨美华回来了,或许是疲累,或许是心挂在鲁振国身上,破天荒的没有责备他多事。“你爸要是突然走了,我怎么办啊……”良久,她才挤出一句话来。

鲁子敬不知道该说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发泄,杨美华的发泄就是不停的唠叨、抱怨。杨美华曾抱怨自己成天跑医院,先是外公,再是老爸,自己身上小病小恙也不断,从来没消停过。鲁子敬则说她肯定长命百岁,第一是人中长,人中长活得长;第二是她成天抱怨、唠叨,负面情绪都发泄出来了,不会生大病。

鲁振国整整输了四大袋血。急诊室的医生护士进进出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观察一次。这是最难熬,也是最要紧的一晚。挺过去,或许还有几个月的命。鲁子敬不敢奢望,目前的状况,多活一个月是一个月。

一夜无眠。

每隔一段,鲁子敬就会从急诊病房出来透气。急诊室有三个观察病房,鲁振国待的这个应该是专门给重疹抢救病人准备的,另外还有两个,其中一个躺着两个人在输液,一个大人一个孩子,大人偶尔发出一两声呻吟,孩子很小,静静躺着,旁边是焦急的父母;中间那个原本空着,后半夜120呼啸着送进来一个下半身都是血的,说是喝醉了从桥上摔下去的。急诊室的医生忙碌而有序的处置着突如其来的伤病者。面对生死,他们训练有素,用最快的速度抢救生命。每处置完一个伤病者,他们就会抓紧时间休息,以保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

这一刻,鲁子敬很想向这些在医院体系中最辛苦、压力最大、责任最重的医护工作者敬礼。那些医闹和伤害医生的家伙,就该被关进太平间去面壁三月。

期间杨美华回了趟家,拿来了全套住院装备。

鲁子敬给马红英留言,说鲁振国在抢救,他跟杨美华都陪着,拜托她照顾鲁越,暂时不着急来探视。其实他是不想让旁人看到老爸现在的样子。病人也需要尊严。等天亮后,他又在系统里请了两天年假,去买早点时给姜小柔留言:老爸在抢救。

“你还好吧?”电话中,姜小柔只用一句话就让鲁子敬抽紧的心松弛下来。

“能挺过今晚才算是抢救过来,后面要长期住院。”鲁子敬简单说了下情况,“不该让他吃那么多东西的。”

“老爸吉人天相,不是你的责任。我过几天就回去。”

“你别着急来。”

“我不来,你妈会多想的。还有,别着急让鲁越去医院。”

“知道。你照顾好自己。”

挂了电话,鲁子敬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本命年啊本命年,都说本命年流年不利,还真是应验了:老婆二胎,老爸癌症……一年才过去三分之一,真不知后头还会发生什么。他买了几个包子,回到急诊病房,递给杨美华两个。杨美华接过,却没胃口吃。鲁子敬啃完自己的,忽然看见鲁振国的眼皮动了下。

“爸!”他走过去叫了声。

杨美华也看到了,连忙出去叫医生。

鲁振国醒了,憔悴、痛苦,比做完第二次介入还要虚弱。

医生来检查,说情况还算稳定,可以去办住院手续。

杨美华跑着去了。

鲁子敬坐在病床边,想说什么安慰鲁振国,偏偏喉头发涩,什么都说不出来。

鲁振国又闭上眼睛,连坚持几分钟的力气都没有。

这一刻,鲁子敬突然觉得,老爸是真的老了。在他心里,老爸一直是个中老年,身体健康,能吃能睡;而今,躺在病**的却变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病危老人——眼窝深陷、皮肤松垮、皱纹深刻,眉毛乱七八糟的耷拉着,头发更少了,周围满是星星点点的老年斑。

鲁子敬心里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难过、内疚,自己陪伴老爸次数真是太少了,等想陪的时候,人已经变成这样。可人就是这样,总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后悔,平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不去做。泪水涌出。老爸你一定要坚强,我还要听你讲你小时候的事情,讲你当兵时候的事情,听你骂五毛,骂白左,我要带你去水库边找个农庄,每天晒太阳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