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峰回路转(2 / 2)

周易航一愣,旋即反应过来,鲁子敬还真不是一般小心,便发动汽车开出园区。落地窗前的女子目送他们离去。

开出一段,鲁子敬下车提着瓶子往回走。就在这时,他和站在二楼落地窗前的女子同时收到了一条微信。

鲁子敬这边是侯潮生发来的,就两个字:“中标。”

女子只扫了一眼,就灭了屏幕,转身离去。耳边,仿佛听到了隔壁一部的欢呼声。

廖小刚被叫进了主编办公室。另一位主笔老杨也在。老杨是70后,老编辑出身,风格比较保守,一向跟喜欢剑走偏锋的廖小刚不怎么对付。

张主编发了个链接给廖小刚,面色阴沉。

廖小刚点开一看,大惊失色。一瞬间,他就明白了鲁子敬的全部计划,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好你个老鲁,果然老谋深算,这他妈才是算无遗策,惊天大反转啊!他只能故作惊诧:“这这这,官方的规划,也太不靠谱了,完全不管老百姓的需要和呼声的吗?这是确认版吗?会不会又是有人自己P的?”

张主编又发了一个推文链接给他:“其它媒体都官宣了!”

廖小刚只觉耳根子火辣辣的,当初可是他连续出了好几篇文章,大力鼓吹地铁规划线路要结合老百姓的出行需要,这下好了,被结结实实的打脸。

张主编扭头问老杨:“这件事,你怎么看?”

老杨扶了扶眼镜:“用户会质疑我们的专业度。”

张主编望向廖小刚。

廖小刚:“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七天,七天后,大家就会去关注其它事件,忘了这事。”

老杨慢悠悠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社会热点事件。这是关系十万人出行的规划。当初我就建议这类题材要慎重,能不碰就不碰。即便要碰,也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要给自己留余地。可是你不听。第一篇还算正常的引导;可第二篇,通篇都是言之凿凿笃定的语气;到了第三篇,就有点为十万居民发声代言的意思了。当然,人气和流量是有了。可这种热度就是双刃剑,一旦结果相悖,当初有多火,后面就会被质疑有多狠。”

廖小刚的火“腾”地就起来了,当初可是张主编拍板答应做这个系列的,现在倒好,都成我的责任了?

张主编:“消息发是不发?”

老杨:“发还是要发的。毕竟我们也是本地有影响力的媒体。但是评论就不必了,直接转官方消息就行。不发,是失位;发了,顶多是被质疑。两害相比取其轻。我就是担心小刚的文章以后会……”

廖小刚大大咧咧地打断了他:“没事儿,黑粉也是粉,又不是没被骂过。”

老杨看了张主编一眼,没多说。

张主编盯着廖小刚:“当初你不是说,你有内线消息?”

廖小刚:“内线倒是内线,可谁也没想到最后官宣会跟前面流出来的线路完全不一样……”

老杨:“这要在以前的报社,就是工作事故了。”

廖小刚顿时火了:“老杨你什么意思?不就是想我担责任吗?我担就是了,少在这煽风点火。要都像你,啥都不能写,啥都不敢写,流量怎么来?人气怎么来?外面那么多自媒体,你不写,他们写!公司要养这么多人,没流量没广告,你喝西北风啊?大不了我换个马甲。”

“行了行了,先别吵!”张主编挥挥手让他先出去。离开时,廖小刚明显感觉到了他眼神中的……厌恶。

廖小刚把自己往工位里一埋,先把链接发到三人小群里,又补了一句:“老鲁啊老鲁,我可被你害惨了。”

正在开车的周易航听到耳机里的微信提示音,趁红灯点开,匆匆一看,先是一怔,旋即狂喜——官宣,这是官宣啊!

这条万众瞩目的城际铁路,完全没按之前小道消息流传出来的线路从竞争对手拍下的那块地经过,而是从更西面——没错,就是他们三人实地考察的那块荒地——经过。而这块荒地,在最近半个月,已经成了公司里最大的笑话。每次他回去,都会觉得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闲话,说什么人到中年眼光不如从前,花公司的钱不心疼;更有甚者,还说他是跟外面串通好了坑公司。

鲁子敬啊鲁子敬,这就是你的大招吧?这就是你不肯跟我们说的大反转吧?

官宣线路一出,被公司以较低价格拿到的这块地,因为有了城际铁路的加持,说涨三成是客气的,以杭州的势头,翻一番也不是没可能!那可是几个亿,不,几十个亿啊!

行吧,看在最后成功的份儿上,兄弟我原谅你了!

直到后面的车响喇叭催促,周易航才反应过来绿灯了,连忙一个加速冲出去,他要去公司,他要大摇大摆地从公司所有人面前经过,他要欣赏那些背地里说他坏话的人此时此刻的精彩表情。

然后……哼哼,然后再把你们统统甩掉!

没错,哥就是这样的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