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矛盾(2 / 2)

鲁子敬又是诧异又是庆幸。诧异的是好端端的互联网金融怎么就携款潜逃了?庆幸的是自己谨慎没碰。再一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P2P平台陆续暴雷,少则上亿,多则上千亿,很多出借人血本无归。周易航好像也在金欣那投了20万。他给金欣留言,问他们公司怎么样。

金欣立刻回了一大段留言过来,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他们民进怎么怎么好,什么国资背景有某某银行担保,让他不要去管外面那些垃圾P2P平台的消息,最后还推荐了几款产品和APP的下载链接过来。

鲁子敬点开匆匆扫了眼,基本上是8-10个点的收益。转而给周易航留言,说金欣给他推荐民进的理财产品,问他的有没有到期,民进兑付是否及时。

姜小柔没想到窦志玲这么快就来了,而且姿态摆得很低。

此女为人虽不讨喜,但对工作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未必是最早到,但一定是最晚走,午饭则是能省则省,不是省钱,而是省时间。精力更是旺盛到叫人羡慕,别人吃饭她干活,别人午休她还在干活,而且丝毫不影响下午状态;就算半夜被电话会议叫醒,亦是神采奕奕恨不能直接杀到哥伦比亚去。不论什么事情都精神抖擞的去做,且毫无怨言。有这么个帮手在,姜小柔确实轻松了,特别是晚上,根本不用再赶来开会协调。等孕检回来,窦志玲已经能熟练的把各种事情安排处理得妥妥当当,她竟无事可做了。姜小柔知道这种情况是危险的——当你变得可有可无,就意味着会被人取代。特别是哥伦比亚那边的项目经理对窦志玲评价特别高,几次公开邮件表扬她支持到位,顺带抄送李振东张明哲在内的各位领导。窦志玲也是斗志昂扬,当然该抄送姜小柔的一件不落,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她是聪明人,自不会在流程和规矩上出半点问题。

姜小柔知道这个时候最为敏感。窦志玲在既高调又低调的抢班夺权,她的高调也许就是为了让自己焦躁和愤怒,她的低调则是在等待自己踏进陷阱。职场如战场,窦志玲和她背后的张明哲必须向前,必须表现出比李振东和姜小柔更强的斗志和能力来,他们无路可退。姜小柔同样输不起,怀孕,有两个孩子,她必须保住这份工作来维持家庭。两个人就这样僵持着。在上面没有表现出不满前,自己决不能先沉不住气。姜小柔是幸运的,孕吐反应很小,怀鲁越时就几乎没有;有时候她会摸着肚子在心里说,孩子,爸爸要照顾爷爷,你只能跟妈妈一起战斗,不能轻易认输。

鲁振国在医院住了五天就出院了。原本要观察一周,是他自己迫不及待,说一刻都不想再待下去,以后永远都不要再来。问原因,鲁振国说短短五天,左右两个病床各有一个人去世被拉走,让他心情不好。而且肿瘤医院就坐落在杭州最大的陵园旁边,偶尔坐轮椅下去透透气,抬眼就能看到不远处山岗上灰白色的排排点点,看了很不舒服。好几次夜里做梦,都梦见自己被盖上白被子拉出病房直接送去山上埋了。再待下去,活人都能变成死人。

鲁子敬知道他是手术之后心力衰弱、受不了周围有人病重去世的心理暗示,也没有多费唇舌去宽慰,办完手续直接回家。一到家里,鲁振国的情绪明显转好。

家里一如既往的冷。杨美华怕憋闷,喜欢通风,又有洁癖受不了半点异味,所以家里的窗户永远是开的。

“妈,家里的窗户不要二十四小时都敞开,太冷了,每天早晚各开两个小时就够了。老爸刚做完手术,身体还没恢复,身体热量本来就不够,都散掉了不利于他恢复。”鲁子敬尽量把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杨美华摆出一副听不懂也不在意的样子:“多穿点衣服就好了。这种事情不用你管。家里当然要开窗的,像你们家整天门窗不开,闷都闷死了,才要生病。”

鲁子敬:“老爸是病人,你为他考虑点。不是不让你开,是时间缩短点。”

杨美华:“开一会儿有什么用。”

鲁子敬懒得再跟她说,直接把小房间的窗户关上。

杨美华听到怒了:“你关什么窗?刚刚回来,医院的病气要散散掉的啊!”说完又走过来拉开。

鲁振国摆摆手,示意鲁子敬不要多事了,这么多年,他早习惯了。

安顿好鲁振国后,鲁子敬立刻跑到旁边的苏宁电器,挑了个适合老年人用的电油汀,直接背回来放在鲁振国睡的小床边——那张床原来是他睡的,鲁振国生病后就喜欢自己睡——插上电源烤上。

杨美华:“买这个东西做啥?家里都没地方放了。要擦一擦再用的啊!”

鲁振国摸了摸慢慢热起的铁片,说了声舒服,心满意足的闭上眼睛。他累了,从医院回家,即便坐车,对他来说也是劳顿。

鲁子敬鼻子一酸,又想起杨美华说的,老爸着急做介入是为了帮你们带孩子啊!不管你能不能帮我们,我先帮你把取暖问题给解决了。“以后只要老爸在家就开着,不用省电。”鲁子敬叮嘱。

杨美华:“这点电费我们还出得起。东西多少钱,我给你。”

鲁子敬:“你留着多买点好东西自己补补吧。”

母子间的对话就是这么生硬,这么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