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未雨绸缪(2 / 2)

鲁子敬:“上有老下有小,三十岁后,跳槽得先考虑风险。离开公司什么都不是。”他亲眼目睹过那些一怒之下离开公司自己创业、以为能靠着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大杀四方的前同事最后碰得头破血流的例子。那些上下游企业,平日里一口一个“总”,可当你离开公司,失去背后的公司平台资源,谁还会鸟你?高层职位不够格,又没办法跟年轻人一样冲在第一线拼血条。所谓中层,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代名词。他也想过离开,可扪心自问,离开后,现在的人脉和资源还能用吗?够不够养活自己和家人?答案并不肯定。

周易航把烟夹在食指和中指间,想点,想到鲁子敬和廖小刚都不抽,就没点:“你啊,就是想太多。我当年公务员好不容易考上的,也不是想走就走了。”

鲁子敬笑笑。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他自问做不到周易航这般潇洒,也做不到廖小刚那般没心没肺。A型血的人就是顾虑多。

周易航:“所以啊,就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到中年,就得提前为自己打算。”

廖小刚:“都这么大个圈子,还不是你们公司要拿地的事情。”

周易航微微一笑:“不是我们公司,是我们。”

廖小刚差点咬到舌头:“我,我们?”

“对,就是我们!”周易航斩钉截铁,“我想过了,必须要趁我们还在各自的岗位上,利用手头能动用的资源和关系,给自己赚钱。拿地还是我公司去拿,当然,拿哪块地,怎么拿,可以一起做做文章。”

鲁子敬皱皱眉头,本能地觉得有风险。

周易航像是料到他是这个反应:“先听我说完。你们知道,现在能让地块快速增值的是什么?”

鲁子敬一下有了答案,但没说。

廖小刚想了想,脱口而出:“地铁!”

周易航点点头:“就是地铁。但是不能等政府规划出来之后再去拿地,那样价格早就上天了,有机会也吃不下。所以,要这么办……”

听周易航说完,廖小刚问:“两个问题:一:怎么操作?二:我们,怎么操作?”

廖小刚的第一个问题,鲁子敬立刻就有了答案。但第二个问题,他也想知道。

周易航:“第一个问题,关键在老鲁。第二个问题,我已经想好了——我注册了个公司,给你们都留了干股,四三三,当然大股东是我,毕竟是我来实际操作。当然,我们是隐蔽的,也不会去碰施工那种有断链风险的事情。总之就是一句话,安全。量不大,但足够我们三个赚上一笔。即便有风险,也是我一个人承担。你们要付出的就是——”他指指脑袋。

廖小刚:“也就是说,得先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才能进行第二个问题。能不能做,成与不成,关键看老鲁。”

周易航:“没错。第一个问题才最关键。城东地多,价格也比主城区便宜很多,选哪块,就看周边配套和未来预期。我们想拿的大概是……那块地,具体规划还没出。如果老鲁能想办法让地铁规划经过那里,我们拿到的就是一块宝地。”

鲁子敬:“政府的地铁规划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规划需要多方论证,论证之后要报批,最后才能公布路线。整个过程要好几年。”

周易航:“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可你别忘了,这里是城东,是郊区。如果再有舆论来引导民意,未必就不能操作。”

廖小刚用胳膊顶了顶鲁子敬:“怎么样老鲁?”

鲁子敬想了想道:“我拒绝。”语气十分坚定。

赚钱对任何人都是**。但是对鲁子敬来说,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这个安全,是指他的职业安全。他可不想为了多赚点钱搭上稳定的职业生涯。或者说,他对现状基本满意,不想生活中出现太多不可控的风险。

廖小刚还想劝他,周易航却只是让他再好好考虑下。

三人连午饭都没吃就散伙了。鲁子敬收到妻子姜小柔的留言,说这个周末要准备总公司的年会就不回杭州了,允许他跟狐朋狗友出去浪。鲁子敬苦笑,姜小柔当然是说着玩的,他也不会当真。除了踢球和去电影院看电影,他宁可宅在家里看书刷剧。

鲁子敬沿着江边开了一阵,把车停在一片小树林旁,按下车窗,将座椅放倒,熄火,向后一靠,耳边回想的却是周易航的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到中年,就得提前为自己打算。……必须要趁我们还在各自的岗位上,利用手头能动用的资源和关系,给自己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