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冤大头(2 / 2)

于书生眸光一闪,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提议道:“既如此,范公子要分辨个明白,不如让管事把所有菜色都上一遍,这样便能堵上悠悠众口了。”

“诶?倒是了!”范氏一拍手,他自信的很,立马就唤来了知味楼的小厮。

“这……”小厮一听,还真没有过这样的要求,他本想好言相劝一二的,可一抬头正好望见了二楼的长公主殿下,见她微微点了点,心下便了然了。

“这位公子,要上完所有的菜系可是很昂贵的,您可要三思啊!”

“贵什么贵?我范家管辖了几个大盐场,有的是钱!”

“您可绝不能后悔啊,小店共计108道菜色,若是全上了的话,那可是好大一笔花销呢!”

范氏果然一下子被激怒了,他一脚就踹在小厮的屁股上,嘴里骂道:“混账玩意儿,废什么话?还不给爷上菜!”

他又补充道:“先把淮扬菜给本公子端上来!”

“诺。”小厮边说边飞也似的逃走了。

刘沂站在窗边,心里直发笑,难得碰上这样钱多人傻的冤大头,不宰他宰谁呢?何况,是他无礼闹事在先的,刘沂一丁点儿都不感到愧疚。

至于那个于氏嘛,刘沂饶有兴趣地在他身上打量了好几眼,方才还以为他是个蝇营狗苟之辈,如今看来,倒是一个扮猪吃老虎、一有机会就下手的极为腹黑之人呢!

楼下的范氏继续摆阔道:“今日,就算本公子请诸位的了!诸位正好也品鉴品鉴!”

“既如此,还是沾了范兄的大光了!”

“是啊,是啊,怎么过意的去?”

“承蒙范公子抬举了!”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又是一番恭维。唯有赵、马二人撇过头去,并不情愿掺和进去。

“公子,您的淮扬菜,请慢用。”

恰逢其时,小厮们就端着十多个圆盅走了上来。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道菜——鱼跃龙门,正是改良版的松鼠鳜鱼。

只见盘中的鳜鱼昂头翘尾,鱼肉皆已去骨,且鱼身已被麦穗花刀法刨出条纹,并下锅炸至金黄,鱼身是还淋着改良版后的汤汁,让人不由自主地闻了就想咽口水。

品尝起来更是如此,外酥里嫩,酸甜适口,将鲜嫩的鱼肉和汤汁一块入口,众人嚼了只觉得满口生香。

“这汤又是如何做的?”一个学子忍不住拉住管事发问道。

“哦,您说得是九丝汤啊,”那管事得了刘沂的吩咐,也丝毫不藏私,“这汤源于广陵一带,楼里的厨子先是将厚厚的豆腐切成二十来张均匀的薄片,再切成如同发丝般粗细的丝,用沸水烫两遍,然后加鸡汤、熟鸡丝、熟鸡肫片、熟鸡肝片、冬笋片、虾子、熟猪油、酱油、精盐,用小火焖片刻,装入盘内,盖以炒虾仁、火腿丝、熟豌豆苗,就大功告成了。”

众人边打量色泽艳丽、干丝洁白绵软的九丝汤,边夸赞道:“真真是颇为精巧!”

范氏脸一黑,又仔细瞧了瞧,这些当地特色菜几乎都有的。

嗯……唯独少了红烧狮子头!

范式一下子大喜,自觉抓到了酒楼漏洞,连忙大声嚷嚷道:“淮扬菜最著名的狮子头怎地没见着?难不成,知味楼做不成的?”

他话音刚落,一个侍从就单独捧上一盅。

“清炖蟹粉狮子头,上菜了。”

范氏打开食盅,见其中正是一个又一个滚圆滚圆的大肉,心里不由烦躁了好几分。

“狮子头?好奇怪的名字。”有人从未听说过连忙好奇问道。

有游历经验稍微丰富点的学子,则笑着解释道:“所谓‘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肉。如果用北京方话说,即是大肉丸子。因为大肉烹制成熟后,表面一层的肥肉末已大体溶化或半溶化,而瘦肉末则相对显得凸起,恍惚给人以毛毛糙糙之感。于是,富有幽默感的人便称之为‘狮子头’了。”

原来是这样!众学子听了一下子恍然大悟了,唯有范氏和他的小跟班脸拉得老长了。

半晌后,似乎是实在气不过,又或是看其他学子沉迷于美味的模样,范公子终于赌气地决定吃上几口了。

只见他慢慢悠悠地拿起了汤匙和筷子,蟹肉的鲜香和大肉丸的细腻弹滑,饱满的口感瞬间在他嘴里爆发出来,回味悠长。这下子,饶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明明几乎是用同样的食材,可知味楼的味道确实要比广陵的阆苑府有滋有味多了!

后续的菜品接着上来了,什么风味手撕鹿肉条啊,什么回锅肉啊,什么烤羊排啊,又或是什么红翡珍珠啊,咸甜酸辣,各种口味的菜系让人吃得简直是停不下来。

最后108道菜,简直满满当当地堆上了整个大厅绝大多数竹桌子,众人吃到最后,连最初的目的都已然忘记了,只一个劲儿的说“好吃好吃”,至于什么广陵城阆苑府,谁又曾听说过呢?知味楼才是大家的心头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