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宫内(1 / 2)

卿卿入君怀 简欢 1412 字 1个月前

冬日悄悄来临之际,宫内传来好消息。

养病多日的太子终于痊愈了。

而关外的回纥因格烈王不知为何忽然叛变结盟一事,少了个强大并富有的盟友,反叛结盟军不欢而散,推翻新王,扶持大王子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安康将敌人谎称暴毙、实则藏匿的康宁公主接回王帐,夫妻二人恩爱和睦,并且又有了身孕。

回纥一片和睦,大盛宫廷内却悄悄的杀机四起。

太子病愈,朝堂之事必然是代理,于此头一件事便是加强宫廷四方的守卫,不但增加了各门的铁甲侍卫,还提拔增设了十几个重要职位,表面上看是为了皇宫大内以及守卫,可只要有眼睛的人都明白,太子提拔的人有大半都是他麾下强兵,若说无半点其他的心思,是无人相信的。

即便如此,三皇子妃与侧妃沈氏依然要每隔五日去凤德殿问安,次次去,赵皇后都用一种令人如坐针毡的眼神盯着沈心念,饶是沈心念跟着祖母修炼了一套淡泊如水的本事,面对赵皇后这样摄人的眼神,也做不到视若无睹。

三皇子妃周氏虽然容貌不出众,可性格温婉,心思灵敏,此前清楚沈家乃至沈心念与赵皇后之间的矛盾,虽然艰难,依然笑着负责在其中打圆场缓和气氛,说着话便唤人奉上一块上好的端砚。

赵皇后喜欢写字,自然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好砚台,见了果然喜欢,爱不释手。

“意儿果然是家世渊博,手里居然还藏有这样的好物件,莫非是你的嫁妆添箱?”赵皇后打趣道,“若是此等要物,本宫可不敢收下。”

“母后说的哪里话,这不过是儿臣的一点微薄心意,母后不嫌弃就很好了,哪里还说要收回的话?岂不是折煞儿臣了。”周氏谦和笑道,“若是三殿下也在,想必也是赞同儿臣这般孝顺母后的。”

提到李钰,赵皇后原本就不真切的笑容里顿时多了几分冷意。

堂下二人只以为是赵皇后本就不喜李钰,自然不热情,便丝毫没有往别处想的意思。

一旁上前斟茶的宫人几步上前,负责给沈心念斟茶的是一名十四五的小宫人,虽然年岁不大,可手脚稳重不浮躁,眉眼清秀,看着就是个可造之材。

沈心念轻声道谢。

正要喝茶时,便听那小宫人快速地往她手边放了只吊穗,又听极低的声音道:“侧妃娘娘,您稍后以更衣的理由去隔壁,奴婢会带您去见您日思夜想的那位。”

沈心念明显听到了这话,又瞧见这熟悉的玉佩吊穗,她愕然侧目往上头看去,而发现赵皇后正与周氏说着什么,显然没有注意到这小小的举动。

沈心念不敢有何举动,只微微向她瞥去,见小宫人侧目给了个肯定,沈心念心中七上八下的,却并非是害怕,而是激动。

瞧着手里熟悉的玉佩坠扣穗,正是当初李钰出发去边城时,她亲手打的。

日思夜想的人不就是自己的丈夫,三皇子李钰?

莫非三殿下无事?

或许他回来了只是怕连累府中人,所以刻意找了个好地方躲藏起来?

沈心念悄悄环顾四周,见那宫人已经随着侍奉茶水的女官退了下去,留给主人们说话。

只如坐针毡着听周氏与赵皇后说些不咸不淡地问候谈话,终于是按捺不住,只起身打断,言明想去更衣。

赵皇后神情不变,挥手让身侧侍奉的宫人引沈心念去。

到了殿外,又换了个年纪颇小的宫人替她引路。

一直往侧殿去,也就是当初她在凤德殿时居住的地方,走到熟悉的地方,那些难堪的记忆悉数涌来,沈心念的神色很不好看。

小宫人道:“因早前太子殿下住在凤德殿,许多地方都占用了,只有这里还有空殿,侧妃请跟奴婢来。”

沈心念只以为是赵皇后示意,让人故意引她到从前住过的偏殿去,谁知走到差远十几丈的地方便停下,伸手示意:“这里地方狭小,可胜在偏僻不会有人闯进来,侧妃娘娘只管去,奴婢会在外面守着。”

一路走门口进去,这才发现这地方的确是很偏,从前只要是去早晚问安时路过,却从未发现过还有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