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宫变(2 / 2)

卿卿入君怀 简欢 1656 字 1个月前

德妃声音清柔,缓步而入,微笑道:“臣妾做了甜汤,特地放了槐蜜最是香甜不腻,陛下尝尝吧。”

一向对德妃温和有加的皇帝饶是此时也烦躁地摆了摆手:“爱妃有心了,搁在那儿吧。”

见他如此,德妃心中也是有数,不再继续劝,只陪坐在皇帝身侧,语气更加轻柔如微风:“陛下是一国之君,有何事烦恼也不该忘记保重龙体,不如臣妾替陛下捏一捏肩,再点一些安神香,陛下今夜就好好歇一歇,如何?”

皇帝闻着德妃身上特有的药香,心里似乎也平静不少,拍拍她的手长叹一口气:“还是你贴心。”

就见他起身,似乎想去窗边。

德妃扶着他行至窗边,皇城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尤为深沉黑暗,连绵几日的阴雨也为皇城笼罩上朦胧的郁色。

“先帝从前骁勇善战,征战四方,将曾经诸多不予臣服的小国都踏平收复,换得这盛世荣耀,如今到朕的手里却连个区区回纥都不能顺利平复——”皇帝心绪依旧不宁,“朕愧对先帝的嘱托。”

德妃知晓这是皇帝的心病。

当初勤王救驾时,皇帝便瞻前顾后,若非有一班耿直忠义的臣子从旁协劝,如今在这宝座上的可未必是昭惠帝。

先帝看中侄子的仁孝德义,比起他那两个争得你死我活的亲身皇子,更适合做皇帝。

事实证明,先帝眼光一向无错,这个看上去优柔寡断,却德义存心的侄子确是个值得托付江山之人。

可在做铁面皇帝这一层上,他远远不够。

“近来太子蠢蠢欲动,朕心里清楚他是个什么筹谋,不过朕不怪他。”皇帝喉中干痒,忍不住连着咳嗽几声,就着德妃的手喝下几口热茶才恢复常态,忍住胸中不适接着道,“你还记得吗,当初朕做王府的世子时,也是战战兢兢,生怕父王看不上朕,总觉得有一日会让他最喜欢的四弟代替朕。那时候的朕每日吃什么、做什么,都要先行考虑一番,若是会惹父王不高兴,那朕必然不会去做。”

“陛下,你的身子不适宜站在这风口。”德妃有心劝道,“臣妾还是扶着您回去歇息吧。”

谁知皇帝却像是没有听到她说话,依然眺望窗外,喃喃道:“可太子他忘记了,那时候的朕只不过是个广渊之地的区区世子,过得连当地的富绅都不如。如今他却是一国太子,若是让他这样暴戾的人登上皇位,如何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又如何能让国本强立?”

“我又如何对得起先帝的一番嘱托?”

德妃心知皇帝的意思,可她不敢接话,只静静默立一侧陪着皇帝。

二人静立,相对无言,却听到外头响起一阵喧嚣声。

有黄门满头大汗飞奔进门,可以说是连滚带爬地进来跪倒在地:“陛下!有人夜闯宫门,私自带病进宫,还杀了永华宫的龚大人,此时正向勤勉殿袭来!”

永华宫是朝殿往勤勉殿的毕竟之路,龚大人也是一位当值黄门,只比昭惠帝的近侍沈黄门低两个品阶,有人居然敢夜闯,还杀死这样高品阶的黄门,想来并非是什么普通人。

德妃与皇帝的脸色瞬时大变,皇帝更是焦迫上前问:“是谁如此大胆?!”

那黄门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样黑乎乎的物什直冲他的头部,只喉头呜咽着说了一个模糊的字,便像是顿时被人遏住了,头一歪身子也没了动静歪倒在地。

德妃定睛看去,只见一只长箭穿进黄门的喉咙,力气之大不但直透过整个脖子,箭头更完全穿过露了箭头,寒光凛凛的箭头上染着鲜红如火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场面骇人无比。

皇帝早就见识过,只神色一变,寒光目露。

可德妃就不同了,她自小世家大族生长,嫁给昭惠帝时虽说不如做妃时,可依旧是衣食无忧,从未经历过此等情形,顿时胸中翻滚,好一阵才忍住不适,只是脸色发白十分不妙。

“何人如此放肆!”

皇帝扬声怒斥道。

外头有人哈哈一笑,带着许多人进门来,两面人碰了面,才瞧见原来为首的不是太子又是谁?

皇帝的眼神瞬间一变,目光似刀射向太子。

太子忍不住畏缩一下,不过很快又恢复镇定,笑道:“祖父当初判定父皇你是个软骨头,可他早年短命,断然没想到您还能有荣登大宝的一日。”在此处停顿片刻,又轻笑一声道,“更不知,如今还能有此番局面。”

“你这个逆子!”皇帝忍不住怒斥,他这一急,顿时胸中翻涌,喉中不适感愈来愈强,强压住后再道:“深夜带病进宫,还如此胆大妄为居然在真的眼前杀人——你是想造反吗?!”

然而太子却冷笑一声,轻言道:“父皇说的这是什么话?父皇是天子,儿臣为太子,继位本就是理所应当、顺其自然之事,不过是儿臣将此事提前几年罢了,有何不妥?”

皇帝却冷斥道:“既知你自己是太子,只耐心些也便罢了,何必要这般心急?如此恶劣行径,与逼宫有何疑议?”

太子摊了摊手,无奈道:“父皇,这是您逼我的,儿臣也是实在没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