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长子(2 / 2)

卿卿入君怀 简欢 1713 字 1个月前

太子露出一副平日虚与委蛇的笑容,走近了些道:“哦,三弟是说这些人?这都是我从铁甲禁卫军里尽心挑选的人,都是以一敌十的好手,有他们在父皇殿周围守卫,会更安全放心。”

皇帝是身体病了,又不是遭遇刺客,太子此番作为简直就是明晃晃地告诉所有人他有异心,如今还能睁眼说瞎话,说的还如此像模像样,这也算是他的一项‘长处’了。

李钰神情微变:“太子多虑了。别说父皇,即便是听阳门那等门都有王将军日夜守着,更何况咱们大盛有的是忠勇有才之将,如何就需要这般兴师动众了?太子无需多心,臣弟在此请太子殿下将人撤走,别扰了父皇的清净,也万万不能让太医们分心才是!”

太子很满意他的神情变化,闲庭信步,语气悠然:“三弟与本宫斗了这么几年,怎么还装傻呢?对了,你最喜欢的便是装谦谦公子的模样,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如此,父皇喜欢你、朝臣们说你将来必然是个‘贤王’........殊不知本宫最讨厌你这副假惺惺的样子!怎么,现在装不下去了?”

他自知无论才干德行都比不上李钰,可他是长子,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论长论嫡,无论他是否品德配位,都应该是他即位!

更何况与赵皇后筹划多年,为了稳固位置,想尽办法博得皇帝的宠爱,整日都在怕哪日一个不小心,就将太子之位拱手让人。

他越是小心翼翼,李钰便越是如鱼似水,他足以相信,若不是有母后与背后的势力撑着,皇帝会毫不犹豫将李钰封为新一任太子。

太子不甘心。

他明明才是长子。

当年承欢还是郡王的父皇膝下,身为长子的他独享父亲母亲的关怀和宠爱,因为次子的诞生与夭折,父皇沉默了,母后也伤心欲绝,他在那个时候成了透明人一样的存在。

后来德妃不顾娘家家族的反对进府为妾,郡王府迎来了第三子。

李钰从小什么都好,功课也好,行为举止大方儒雅,夫子夸奖,女弟子们喜欢,父亲也总是说李钰最像他年轻的时候,还会将他举起来,长得大一些了便欣慰地拍拍肩膀。

太子从二弟出生时,便再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慈爱。

所以从父亲承受先帝遗旨登基为帝时,他很高兴自己能以长子的身份顺利册封为东宫太子。

所以即便是母后与外祖父劝说他不要刻意与李钰对上,或是主动动手脚时,他也一意孤行,不愿意就这么输给他。

如今因为沈心念一事,的确是他自己过于心急才导致将人拱手让给了李钰,被他捡了个便宜,可即便如此,他是太子,是储君,这皇位本就该是他的。

念及此处,太子心中笃定,面带笑容:“父皇终日未醒,本宫身为储君必然要肩负起重担,本宫已经让几位内阁学士待会就去勤勉殿,三弟在此好好侍奉父皇,前面朝堂上的事就不要担心了。”

李钰刚要拦住他,沈黄门率先开了口:“太子殿下且慢。”

太子见他说话,想来也是说一些废话,没打算留步,转身就要走。

谁知沈黄门竟直言不讳:“殿下且慢!殿下是东宫储君不错,可陛下在晕厥之前曾说明,若是他晕厥多日不醒,便将朝内事务交由太子处理,三皇子李钰与四位内阁学士从旁协助,凡是商议着来,必先通过学士们,才能署签下行。”

太子没想到沈黄门居然看着一副和蔼模样,居然背地里还留了这么一手,顿时神色一冷,狐疑道:“哦?父皇晕厥之前有说过这样的话?”

“回太子殿下,陛下的确是说过这样的话,除了小人,勤勉殿其他侍奉的几个小黄门们也都听见了,若太子殿下不信,可以找人唤他们来问话。”

太子当然不会蠢到真的要去找人来问话,沈黄门是皇帝的近臣,且他所说里除了李钰还有四位内阁学士——

太子原本神情冷到了冰点,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神色变化无常,瞬间又微微带笑:“沈大人说的是。既然如此,那本宫就先行去勤勉殿,若三弟侍奉父皇过于劳累就先歇着吧。”

竟然是直接推诿,杜绝李钰参与。

李钰已经听到屋内有了动静,他心下笃定,也撤了面上的焦急神色,气定神闲道:“既然太子殿下有心为父皇分忧,臣弟又怎么能拦着?请太子放心,臣弟必然会好好侍奉父皇的。”

太子见他识趣,冷哼一声,甩袖就要走。

谁知殿内跑出来个人,正是李拂,他眼睛睁的又大又圆,指着屋内激动道:“三哥!父皇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