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郡主是在干政吗?”
“那倒不是,明娇虽和我们算不上亲和,但她经历了许多事,算是清醒过来了,咱们能帮就帮,我是觉得她也姓傅,虽不是你亲妹,但堂妹也是亲戚,总该扶持一把,我这是帮你打算。以后你要是有了大造化,总得在朝堂上有几个帮手吧?我是知道的,朝堂上有几个老油条挺可恶的,很会欺负人。”
傅青云突然发笑,“我一个大男人,还怕别人欺负?朝堂上都是为官之人,想怎么欺负?再说,我的岳母可是大长公主。你把心放肚子里吧。”
“那也未必,我母亲虽然强悍,还不是照样有人对她叽叽歪歪的,要不是皇上舅舅护着,那些人要翻了天去。”
天气渐渐暖和,各家走动得也多,相看儿女亲事的也多了起来。靖安侯陶家这些天就像花蝴蝶似的,哪里有宴席就往哪里钻,一个是陶三小姐要相看人家,另一个是陶五小姐要相看。陶三小姐是靖安侯爷的嫡女,世子陶书旗的亲妹妹;陶五小姐是陶二老爷的嫡女,就是那位曾向乔氏传话的陶齐氏的小姑子。两位小姐是堂姐妹,都是嫡出,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是要继承爵位的那一房的小姐,另一个是迟早要分出去单过的二房的小姐。
这样一比较下来,陶三小姐问的人家就多了,虽然陶五小姐也好,可是她的父亲只是靖安侯爷的弟弟,明显就比陶三小姐差了一些。
凡是主动上门来提亲的,都是问陶三小姐的多,靖安侯夫人和世子夫人傅明惠挑了又挑,都是低不成高不就的。
这日,乔氏和张夫人居然亲自上门来,她们是受了晋荣县主娘家晋郡王府的委托来探探口风的。
晋郡王府有个庶子,今年十八,中了秀才,三年后中举是极有可能的,所以想找个世家小姐联姻。晋郡王妃在宴席上见过陶三小姐就记下了。
靖安侯夫人表面上笑着,心里有点心酸,晋郡王府是好人家没错,可却是个庶子。
乔氏笑道:“夫人您不是在计较庶子这事吧?晋郡王妃说了,这个庶子一出生姨娘就病故,从小是由她一手教养长大,本来说是要记在她名下的,可是这孩子有气性,说等中举再记到王妃名下。这孩子的功课还给青云看过,青云说三年后必定中举。”
张夫人笑道:“这事,我们就是顺便一提,就算你们府上不答应也没事。晋郡王妃绝对不会命令你们一定要答应,就那么一问,她也知道嫡出庶出很有讲究。”
靖安侯夫人笑道:“那行,我想想。我觉得还不错。”
世子夫人傅明惠笑道:“母亲,我觉得这门亲事极好。”
一番闲聊之后,送走贵客,靖安侯夫人才拉下脸来,“这门亲事未必好,一个庶子,以后顶多分点家产过过而已。就算中举,四品以下的官还得去外任上,我的女儿可从小没离开过京城。”
傅明惠的眼珠转了转,笑道:“母亲,我问过三妹,三妹说,她觉得武将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