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正的康王之子早就死在了那场变故之中,那个大难不死的孩子,其实只是郭二老爷的外室子呢?
那么,郭二老爷在听说康王、世子都被诛杀殆尽的情况下,想出这桃代李僵的一招,虽疯狂,却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那时郭贵妃已经被册立为后,立康王为太子的旨意虽然还没下下来,却也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良王造反,本就是激愤之下最后的疯狂,等到勤王大军赶来,他根本没有半点儿胜算。
很可能,先帝因为儿子惨死而愧疚,会立这个大难不死的孩子为太孙。
退一万步,即便先帝最后另立了别的皇子,最坏的结果,不也就像现在这样吗?
景王从一个身世不明的外室子,成了亲王,并成为安国公手中最大的筹码。
有景王,安国公府就能名正言顺与姜润作对,没有景王,安国公府就是彻底的乱臣贼子!
听说安国公府那位二老爷智计过人,年轻时就有“小诸葛”之称,以他的心机和野心,干出这样的事也不足为奇。
只可惜,郭二老爷恐怕没有想到自己也会在那场杀戮中殒命,否则,带到来日将景王扶上皇位,他就成了最大的赢家!
“说、说的没错啊,”一位宗室两眼失神,呆呆地望着前方道,“这刚生下来的孩子谁都没见过,又怎么能知道,那就是康王之子呢?”
“废良王生性暴虐,却也不是蠢货,”郑卓然冷哼一声,“那样的情况下,从康王府带一个孩子出去谈何容易?可要只是从郭二老爷的别院抱出来一个孩子,就是轻而易举了。”
在场的其他人虽未说话,但显然大都是赞同的。
郭太后被气到双眼后翻,若不是姚尚宫扶了一把,她差点儿晕死过去。
代理户部尚书翟状似不忍,眉头紧促,说出的话看似中立,“不过,这一切也都是推测而已,不是证明那孩子是康王之子,同样也不能证明他并非康王之子。”
听闻此言,工部尚书立马表示附和,他可是安国公府的人,若是安国公府垮了,他一样不会有好下场。
“不错!”听了这几句话,郭太后总算是踹过气来。
“奸人居心叵测,竟如此污蔑抹黑哀家孙儿!难不成仅凭几句谣言,一封诬告,便要让景王自证清白吗?他不过一个孩子,又能如何自证!”
郭太后怒不可遏,这怒气之下,更多的却是心惊。
这背后之人好深的心机,有了今晚这事,即便景王最后被证明就是康王之子,可这怀疑的种子却已经种到了人们心里。
更可怕的是,倘若景王有朝一日真的登临大位,这种血脉成疑的猜测更是会伴他的一身。
那始皇帝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明明是秦异人的儿子,却硬生生被后世那些好事者说成是吕不韦的儿子,还说了几百上千年,不知道衍生出了多少戏曲话本。
这个猜测令郭太后遍体生寒,她忍不住有些发抖。别看郭太后一脸愤然,坚决不相信魏嘉德说辞,可是在她心中的某个角落,却也忍不住产生了那么一丝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