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2)

七月你别开枪 发威 1343 字 1个月前

导演越是支持斯曼,斯曼的心情就越是紧张。

如今,她把小乐的假身份已经告诉导演了,那么这个身份就要一直沿用下去,不能露出马脚。

有两件事她必须百分之百确保。一件事,知道小乐真实身份的人,如母亲,哥哥,嫂子,还有文文,她要叮嘱这些知情人以后对导演要统一口径。这并不难,她相信大家都能配合好。难的是第二件事,小乐。让小乐管斯曼叫姑妈,是特别难的一件事,小孩子是不会撒谎的,他从小就管斯曼叫妈,突然改口,他是不会配合的,还没有办法跟他讲道理。为了不让孩子露出马脚,斯曼跟她妈进行了无数回耐心的教导,她让她妈在家里不断地教小乐,教他以后管妈妈改叫姑妈,管姥姥改叫奶奶,管舅舅改叫爸爸。

一开始小乐是不肯叫的,他以为他妈不打算要他了,每次斯曼在电话里逼他叫姑妈,他都哭个死去活来,求斯曼不要抛弃他。斯曼在电话这头狠心地逼他,却忍不住眼泪哗哗地流。

后来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效果还是有的。斯曼亲自打电话验收,小乐果然开始管斯曼叫姑妈了,这块大石头在斯曼的心底算是放下了。

房子到手以后,斯曼简单地装修了一下,并没花多少钱。斯曼喜欢那种古朴自然的风格,所以室内基本都是红砖、水泥、原木、瓷砖等原料,连家具都是二手家具店淘来的仿古物件,什么明式椅呀,民国风的大红漆衣柜呀,欧式宫廷大铁床呀等等。还有那些几块钱一堆的花盆,以及买家具的时候赠送的木头桩子改造的凳子,这些破旧的物件经过斯曼精心的改造,成了一件件艺术品,摆在家里竟然和谐实用。

装修房子的过程导演帮了她不少,他像是装修自己的房子一样出力。

斯曼开玩笑地对他说:“又不是你买的房子,搞得你比我这个房主还要卖力!”

导演则说:“我得把工作台做大一点,沙发也要大一点。将来少不了来你这加班剪片子。”

斯曼买的是个两居室,她住一屋,小乐住一屋,客厅除了沙发和电视,在靠近阳台的位置,摆了一张大木头案子,用来摆放电脑,作为她的工作台。

装修完房子,斯曼很快就搬进去了。搬家的那天导演和工作室的朋友们都来了,导演亲自下厨,在斯曼的新房里第一次开火,为大家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大家喝了红酒,聚到半夜。

当晚是斯曼一个人在家里睡的。

在送朋友走的时候,斯曼曾小声地问过导演:“你今晚在我这住吗?”

导演开玩笑地说:“不行,我不能把你这当旅馆,想住就住,想走就走。我要住,我就把这当家,正式地搬进来!”

“看你表现!”斯曼还是那句话。

房子搞定了,小乐也会叫姑妈了,知情的人都打好招呼了,万事俱备,只欠回去接孩子了。

斯曼原本打算自己回去,但是导演说他想亲自开车送斯曼,然后接上小乐,三个人一起开车回京。

斯曼本不打算麻烦导演。

但是导演又说:“一来我可以见见你母亲,咱俩都好了这么长时间了,也该见见家长了。二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带着小乐到处走一走,玩一玩,不一定马上回京。”

斯曼觉得,导演在买房子接小乐这件事情上,表现得相当不错,从不反对她,一直在帮她。如今他只是提出这么一小小的要求,斯曼没有理由拒绝他。再说,小乐的事是骗了人家的,在这件事情上要做得自然一些,不能鬼鬼祟祟的,省得惹他怀疑。

说到导演最近的表现,斯曼的心里是特别感激的。文文也夸,她说一个男人,能够接受女朋友哥哥的孩子,能够接受结婚之前突然多出个不相干的孩子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

斯曼也觉得导演确实做得挺好的,他对她确实是真爱。

于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导演开着他的四驱越野车载着斯曼,踏上了回乡之路,去接斯曼的“侄子”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