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2 / 2)

曲罢,两位老师傅潇洒地将喇叭向左右一飞,一个精彩的收尾,又是博了个满堂彩

“好”

“再来一个”

张根生和孟大海两个人走下台的时候,下面的叫好声兀自响个不停。两个人脸上都是满面红光,看得出吹得也极是过瘾

这首歌,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以前也吹过。不过经过那个刘宇凡改过之后,就是加了一个弹电子琴的,没想到就有这么好的效果。两个人是越吹越起劲,越吹越想吹,听着那琴里传出来的节奏,两个人就觉得浑身像是有使不完的劲一般,那感觉别提有多过瘾了。

那个大喇叭也好。两位老师傅不知道那叫舞台音响,他们管它叫大喇叭。以前他们下乡演出的时候,也用过那些大喇叭,可听着声音,都不如这个脆快,透亮,经过那个大喇叭一放,自己吹出来的声音,竟然都比平时好听了许多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是音响师的功劳,恰到好处的混响,加现场效果,使得原本比较躁、比较刺耳的喇叭声,变得光滑圆润,这就是现代舞台设备的神奇之处。如果操作得好,甚至可以让一个原本唱歌不怎么样的人,唱出类似歌星的效果。当然,这只是类似,基础如果太差,比如唱得跑调或是破音,那就是设备也没有办法的事了。

一身红色晚礼的江雅,脸上挂着亲切迷人的笑容,再一次走上了舞台。她这一上台,就赢得了台下一片叫好之声,看来美女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怎么样,大伙儿说刚才那段喇叭吹得好不好”江雅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问道。

“好”

“再来一个”

有起哄不怕事儿大的,将双手围着喇叭状喊着。

“大伙儿别着急,只要大家爱听,一会儿我就再请两位老师傅给大家吹一段儿,不过现在呀,咱们的节目还得接着往下进行。各位,你们就往下看吧,咱们心连心艺术团的这台节目啊,那是一个比一个精彩。下面这个节目啊,是专门给年轻人准备的。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组合为我们带来一段劲歌热舞红日”

舞台灯光瞬间变暗,随即一段劲爆得让人热血沸腾的dj节奏从音箱中传出

同时,舞台的射灯也切换成了闪烁状态,配合着一声声劲爆的节奏,整个舞台似乎变成一个大迪厅。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舞台正后方,三男两女一身黑色皮衣,酷酷的造型,刚一上台就赢得台下年轻人的阵阵尖叫。年轻人正是爱追梦的季节,组个乐队,上台演出,相信没有几个年轻人没做过这样的梦。眼前这五人,年龄都在十七、八岁,站在舞台中央,无论是充满激情的歌声,还是热力四射的舞姿,都是那么富有冲击力,在闪烁的灯光下,五个人边舞边唱,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帅气而又力量感十足,而且唱功十足,如此高强度的热舞之下,声线仍然不见走样,实在是偶像与实力兼备。在这样的舞台上看到这样的节目,阜安的老百姓算是有眼福了

刘宇凡就坐在演员席上,看着台上五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年轻人,眼神里充满了成就感。这五个人,可以说是自己,噢不,雅凡庆典一手培养出来的。里面有一个人,还是原来双山子中学的学生。其他四人,则是原来江雅手下那个文艺队里的。经过刘宇凡用现代歌舞的理念进行包装,又由雅凡婚庆出资,送他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专业舞蹈培训后,这个组合渐渐开始显露出其锋芒。在数次雅凡庆典举办的活动中,都大放异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在这个舞台的亮相,他们又是毫无意外地得了个满堂彩特别是那些年轻人,刘宇凡坐在他们旁边,看到他们已经跟着节奏,进入到一种狂热的状态了

青春、热血,劲歌,热舞,这些字眼总是会吸引年轻人,不出意外地话,今天这场演出过后,这个组合在阜安的名气,即将渐渐传开

第一百一十一章流行民乐的新概念

]更新时间:201261212:11:00本章字数:5009

第一百一十一章流行民乐的新概念

第一百一十一章流行民乐的新概念

演出仍在继续。

接下来上场的是韩雪菲。这是一位正在沈阳音乐学院读大三的学生,恰逢暑假,看到县里在搞这个活动,便报着锻炼一下的想法,报了名。

韩雪菲在沈阳音乐学院学的就是古筝专业,手底下的功底自然十分扎实,在选拔的时候,就以一曲渔舟唱晚赢得了两位评委和其他演员们的一致认可。

今天在台上,韩雪菲表演的仍然是这首曲目。

一袭白衣胜雪,一头清汤挂面的长发,一张略显清瘦的瓜子脸,精致的五官。虽然比不得江雅那般美貌惊人,可也算是一位标准的美女了。只是韩雪菲美则美矣,却显得有些冷,肌肤胜雪,和那一身白衣互相映衬,很有些脱俗的意味,再加上脸上那淡然平静的表情,很有些像金庸笔下那位小龙女。

这样的一位美人,配上渔舟唱晚这首平淡冲和的曲子,立刻让整个舞台一改之前的热烈,多了几分幽然。

一束追光灯打在舞台中央,愈发衬映得那道影子显得有些孤单。

一人、一筝,一缕清音,就那么袅袅娜娜地飘在影院的空气中,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透亮,那么清远,似乎让人们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

难得这样一首慢悠悠的曲子,居然会这些观众耐着性子听完而没有交头结耳。这自然不仅仅是音乐的魔力,实在是韩雪菲的造型和这首曲子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统一,让音乐形成了一种很强烈的画面感。虽然大多数人不懂古筝,也没有听过这首曲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欣赏这首曲子,喜欢这首曲子。

韩雪菲十指套着长长的拨片,时而轻巧地从筝弦上略过,带起一串如流水般的琶音,时而发力拨弦,发出金石之声,她整个人的精神,也似乎是全都倾注在了这眼前的筝中,外界的人、事似乎与她无关,绝缘,她就这么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沉浸在这筝里。

坐在观众席的刘宇凡,看着韩雪菲的目光中,流露着一丝欣赏。抛开韩雪菲沈阳音乐学院学生这个身份不论,她对古筝的感觉,才是刘宇凡最看重的。这无疑是一个热爱古筝的人,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古筝,就像自己是发自内心的喜爱钢琴一样。刘宇凡相信自己的感应,因为喜欢,所以那些音符,都是从心底流出来的,所以在外人看上去,才会有如此完美而和谐的效果。

一缕清音,袅袅而去,而那幽美的意境,似乎依然淡淡地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