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你夸一夸她吧(1 / 2)

三年十一班 夏茗悠 2640 字 1个月前

溪川没再来圣华,课间云萱坐在她的座位上跟芷卉讨论志愿怎么填。吴女士这两天挨个找人单独去办公室谈志愿,双方互相折磨,她嫌学生笨到怎么解释也听不懂,学生嫌她老打击人。

“我都快烦死了。”云萱一缕一缕揪着头发,“我想干脆按去年的专业录取线倒序填上去拉倒。”

“你不是有20分加分吗?可以选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啊。”芷卉帮着理清思路,“分数低,但你不喜欢的专业不需要自己填,直接选服从调剂,一样的效果。”

“是这样的吗?”云萱好像排除了一些选项,“那我先挑一挑吧。”

芷卉蹙起眉:“你现在只是愁专业,我连第一志愿的学校都还没决定。”

“为什么不考复旦?”云萱转头看向后排和自己异口同声的谢井原,心里笑了一声。

芷卉也向冷不防插问的人扫了一眼,犹豫着说:“我二模考得不好。”

“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云萱宽慰。

“但这种排名考复旦有点勉强了,我在想毕竟文科线能稍微低一点,要不然报交大算了。”

“交大不行,交大太远。”谢井原脱口而出。

芷卉诧异地转过头:“大学不都住校吗?”

“交大……经常断网断水断电,快递柜不好用。”他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应该事先准备好100个不能考交大的正当理由才对。

芷卉非常艰难地尝试理解,没成功:“可你不也在交大?”

“我是理科生,去交大顺理成章。”

“不……你是文科生。”

云萱没太听明白,把话题拉回起点,客观上将谢井原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不能复旦、交大两个都报吗?为什么非要二选一?”

“亲爱的,你听讲座时干吗了?你看。”芷卉把草表指给云萱,开始耐心解释,“这里一个批次虽然有四个志愿,但是按规定必须要填一个外地志愿,相当于只剩三个志愿,但归根结底其实只有两个志愿。因为第一志愿填复旦和交大的报考人数都远远超过招生计划数,不仅复旦、交大是这样,同济、上财、上外、华师、华政、华理都是这样,它们只可能录取第一志愿填报自己学校的人。”

太绕了,云萱希望简单直接点:“意思是如果你填报了复旦,差1分没考上……”

“也不可能被交大、同济、上财、上外、华师、华政、华理中间的任何一所录取。”她又指了指外地高校,“我们不想去外地的同学,经常在第二志愿填浙大、南大,因为从复旦、交大下来也不可能被录取。”

“那要去哪里?”

“只能去上海大学。”她指着第四志愿的空格说,“这就是唯一的保底志愿。上海大学算是海纳百川吧,里面有本来填报上海大学和所有一本排在前面的高校掉下来的学生。”

“一本最后一个学校?那和师大……”云萱歪着头考虑,“也没多大区别。”

芷卉简单类比:“K班和L班的区别。”

“也就是说,掉出A班,直接只能进K班?”云萱讶异。

芷卉点点头。

云萱沉默半晌才组织出评价言论:“这套规则是什么人发明的?这不是赌博吗?我都不太敢给你加油了。”又沉默了一会儿,她严肃地问,“去年我们总共有多少人考上复旦、交大?”

“32个。”

“你二模多少名?”

“第37名。”

“是有点冒险……”云萱低头翻开了招生指南,“除了复旦、交大,还有什么学校比较好呢?”

谢井原提议:“可以考虑同济。”

“同济偏工科。”芷卉说。

“那就上财吧,离复旦近。”

主打财经类的学校,她简单地理解为需要很好的经济头脑,要数学好,她觉得自己不适合,反问道:“你觉得上外怎么样?”

“离复旦太远了。”

芷卉纳闷的同时有点郁闷:“我考不上复旦,还围着复旦选学校,不心塞吗?”

谢井原无言以对,觉得今天不太适合发表参考意见。

芷卉翻着自己那本招生指南,喃喃自语:“其实华师应该可行。”

他没接话,找不出另外100个反对她考华师的正当理由。

女生们只能自己瞎纠结,到最后没讨论出什么结果,估计被吴女士叫去谈话也只有挨批的可能。

没想到局面很快有了转机,如芷卉妈妈所愿,第二天晚上他们请年级主任吃成了饭。

关于“校长推荐”保送,他的说法是:“既然叫作‘校长推荐’,决定权肯定在校长那儿了。但是你也知道,校长不可能了解我们毕业班每个学生,还是需要我们老师来提名。我当了京芷卉两年的班主任,她够不够资格,我最有发言权。她一天是我学生,就永远是我的学生,怎么能因为转了班,我就不管了呢?当然,小吴老师的意见同样重要,小吴老师现在也会支持她的。”

妈妈赶紧推了推芷卉:“马老师一直这么照顾你,还不赶紧谢谢马老师!”

女生觉得这种场面有点尴尬,小声道谢:“谢谢老师。”

“这孩子就是不懂人情世故。您这么说,我们做家长的就放心了,她能有今天,全靠老师们教得好。”

“不不不,主要还是她自己,有才华,肯努力,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其实陶校长和吴校长都知道她。我们做老师的就喜欢她这种学生。能教出她这样的孩子,也是你们父母的功劳啊。”

“哎呀,老师真是太好了,辛苦您了,特别是我们家芷卉进了K班后,还不停地让您操心,给您添了那么多麻烦。”

老马多喝了两杯又飘了起来:“分班的时候,芷卉掉进K班,我可是花了不少工夫想拉她回A班,但她们班主任不放人,优秀的学生谁不想要啊。你们呢,最后也决定留在K班,那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啊,你说对不对?”

芷卉差点笑场,点了点头。

这一套吴女士就完全不会,她对做好人毫无兴趣,把芷卉叫去办公室不是谈志愿,而是给芷卉拿保送信息表,她依然是那副“破学生烦透了”的表情。

“你把表拿回去填好,周末前交给我,这名额是邵老师勉强同意让出来的,现在给了你,其他学生知道了又要闹翻天,所以你低调点,暂时不要声张。”

“可是,保送总要向所有同学公示吧?”

“公示在成人仪式那天贴出来,走完仪式流程,所有人都回家备考了,不会太引人注目。”

“谢谢老师。”

“不用谢我,按名次,光文科班你前面就有八个人,还不提物理化学班有多少人盯着。我没发现你哪方面的优点独一无二,相反,平时违规违纪次数倒挺多的,同意推荐你只是因为我觉得不然有点可惜。你好自为之吧。”

午休过后,年级通知开高考动员大会,如今这项活动已经被当成课余消遣。这次拉的横幅是“圣华中学高考动员大会暨优秀校友经验分享会”。

优秀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