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新政(2)(2 / 2)

医路荣华 晴初 1110 字 1个月前

于此同时,整个大周的商业也开始进入蓬勃的发展,税赋大大增加。

能如此顺利,说起来也因为徐瑞的全力支持。三年前,徐国公在一次朝会上情绪激动,导致中风。萧景辰就趁机让徐国公告老休养,而让其子徐瑞顶替徐国公的位置,成为了大周朝百官之首。

徐瑞虽然是徐国公的亲生子,但是行事作风完全不同。他从一开始就支持萧景辰的改革,只是在萧景辰的刻意授意下不曾表露态度。所以,徐国公一直以为,他的政治态度和自己是一样的。

可没想到,儿子一上任,就在萧景辰的授意下清理徐国公的党羽。所有顽固派,统统调离政治中心,而启用新派人士。

如此一来,萧景辰推行新政的进度就大大提高了。

徐国公知道后,虽然大怒,可已为时晚也,只能眼不见为净。

自古朝堂风云变幻莫测,为君也好为臣也罢,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除了朝堂上的阻力之外,还有几个藩王也时常在暗中怂恿各大士族反对萧景辰。意图扰乱朝政。

萧景辰愁眉不展之际,苏菡建议他干脆实行削藩。本来,藩王权重,就容易出现割据。

萧景辰也想施行削藩,就是怕国内不稳定,外邦趁虚而入,引起举国震动。

苏菡抿嘴一笑,拿出了一封福安公主给她的私信。

当日福安公主被隆安帝远嫁梁国,和梁国太子合亲。不料,却被梁国国君强纳娶,最后封了皇后用以和隆安帝交代。从那之后,隆安帝就基本没管过福安公主。反而将此视为一桩密事给隐瞒了下来。

再后来,福安公主怀了孕,梁帝靠不上,后宫的妃子又各有算计。在最最艰难的时候,是苏菡派人去了梁国,给福安公主带去各种她可能会用得上的药品。每一种如何使用,对应症状等等,全部详细地写好。

后来,福安公主顺利地产下一子,且顺利地被立为梁国太子。

福安公主用不用的上这些药品且不说,单单就这份火中送碳的情谊,都叫她感动万分。不枉过往一场相交。

时隔两年之后,梁帝薨逝。福安公主又在萧景辰的襄助之下,以雷霆之势肃清了朝重的反对势力,扶持自己的儿子为新君。又因为太子年幼,福安以梁国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大权在握。

当了太后之后的福安,在政治上和大周互为依仗。私下里则和苏菡时常书信往来,或互诉过往的趣事,或分担各自的烦忧,书信往来十分频繁。只是苦于各自繁忙,不曾会面。

苏菡对萧景辰道:“福安屡次邀我去梁国,我总也抽不出时间来。如今倒是可以走一趟了。邻国之中,最不稳定的就是戎国,而戎国又与梁国交界。若是福安能帮我们看守好戎国,那么你就能放手削藩,而无后顾之忧。”

萧景辰拍案叫绝:“不错!此法可行!且梁国如今与我们互为依仗,想来福安必然会同意的。”

两人商量之后,苏菡就和萧景辰一道出使梁国。很快就和福安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在萧景辰后来削藩的时候,梁国陈兵与戎国边界作为威慑。戎国起初还想有些小动作,被梁国强势给打退了。戎国遂不敢再趁机摸鱼,保证了大周边境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