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公听得萧景辰想到出城的调兵的人选,忙问:“谁?”
“我母亲!那些将士,也都识认我母亲。由我母亲去传话,他们定然会相信。只是,我母亲如今也在皇帝的监视中,怕是不容易出去。”
徐国公道:“确实。你母亲乃是最合适的人选,在国公府上的一段时间,她也心心念念想要回去给你父亲办理后世。虽然她也受监视,但是比起你来要松一些。这几日,舅舅找个你母亲身形相似的,让她学着你母亲日常的习惯和作态。等到城门一开,我将你母亲乔装打扮了送会襄城。再让那个人假扮你母亲的样子留着国公府。”
萧景辰道:“此意甚好!稍后就和我母亲说!”
甥舅二人谈妥之后,回到了客厅里。期间,萧景辰寻了个空挡,把和徐国公商定好的事情给襄王妃说了。襄王妃立刻表示同意。她是巴不得立刻就回去,好给襄王操办后事。虽然襄城的守卫军们也会替襄王操办,可总归意义不同。
回来的时候,苏菡假装邀请襄王妃回郡主府居住。
襄王妃神情哀伤地道:“我若是再去郡主府居住,那辰儿岂非真成了上门之婿?再说,陛下的旨意是让我回娘家居住,我若随你们去了,便算抗旨,怕是要不得太平了。”
徐国公站起来道:“就让她住在国公府吧!你们都且放心,再如何她都是老夫的亲妹妹,断断委屈不了她!”
探视至此也就差不多了,萧景辰和苏菡双双携手归去。
坐在马车里的时候,苏菡问萧景辰:“既然你们都准备了后招,那为何还要让舅舅去朝堂上向皇帝发难?”
萧景辰抚着苏菡的乌黑莹亮的秀发,道:“因为舅舅朝堂发难,那是作为姻亲,最合乎常理的做法,在皇帝的意料之中。尤其是我们今日来徐国公府,皇帝定然也会知道。若是舅舅什么也不做,那皇帝就会认为他是不是和我商量了什么事,在憋什么大招。如此反而不好。”
苏菡顿时明白过来:“原来如此!朝堂上的过招,乃是明着来。为了掩护后面的事情。”
萧景辰挑唇一笑:“不错!君与臣虽然是上下尊卑有别,但很多时候,也是在暗暗过招较劲。臣子如果太弱势,定然会被吃得死死的,也将毫无建树。而君王如果太弱势,就会让臣子坐大,势必也会震慑主上。”
苏菡虽然也算聪慧过人的女子,但是对于朝堂上的事情,到底不如男子通透。
“就不知,徐国公和皇帝这场朝堂风云,胜负如何。”
“一时的胜负,并不足为惧。重要的是,谁能笑道最后!”
隆安帝在连续被服用了几次苏菡的汤药之后,虽然夜晚还是会头痛,但是痛感明显减轻了不少。
他精神状态稍稍好转,就上朝,等着百官觐见。